此前有報道稱,一卡通連年獲得政府補助,其中2008年1.5億元,2009年和2010年各1.3億元,2011年不詳,但公司目前依然是虧損。
《投資者報》記者多方了解獲悉,一卡通卡片系公司向中安特公司采購,這種非接觸式智能卡比一般IC卡成本要高,采購價格在9元左右。另外,刷卡機具的購置、維護則是公司的另外一筆大開銷。
上述一卡通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一卡通有1500多個充值網點、15萬臺刷卡機具,人員開支、采購成本都很大。但他沒有透露具體的采購價格及供貨單位。
《投資者報》記者從深圳一家專門生產各種刷卡機具的公司了解到,這種公交用非接觸式刷卡機,購置價格都是以千元為單位。
目前,北京數萬輛公交車上安裝的一卡通刷卡機,均由一卡通公司無償提供,并負責維護。這一點《投資者報》記者從祥龍公交公司得到證實。“北京公交車上的所有刷卡機都由一卡通公司購置和維護,我們不管。”祥龍公交方面稱。
這些方方面面的開支,無論是該出的還是按理不該承擔的,事實上都歸一卡通公司買單。
在外界看來,一卡通的財務情況似乎是一筆糊涂賬。一卡通公司一方面坐擁巨額利息收益、享受政府補貼,同時卻又虧損經營,讓人難以理解。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能明顯感覺到該負責人也是滿腹的憋屈。
“至于政府補貼,到底補貼的我們是什么,你去問市財政局就知道。” 上述一卡通公司負責人說。
法律專家:成本該由公交運營者買單
對于一卡通這類涉及千千萬萬普通人利益的服務產品,公眾是否應該享有知情權?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一卡通公司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它是政府壟斷下為大眾服務的,理當讓廣大利益方享有知情權。”王良斌認為。
日前,公眾要求“曬曬”一卡通賬本已經有了行動。3月28日,北京市民劉巍委托代理人王宇向有關部門申請公開公交IC卡成本明細及巨額押金利息去向等信息。《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一卡通公司時,上述負責人在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答復大部分問題后,還表示:“相關問題我們已報告給政府。何時披露、披露到何種程度、何種范圍,我們要聽政府指示。”
在王良斌看來,公開只是第一步。關鍵還得看哪些成本是該由消費者承擔、哪些是不該承擔的。他認為,一卡通的出現起到了便利公交的作用,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提供公共交通的運營商,如公交公司地鐵公司。像設備購置、維護,乃至人員成本,理當由這些公交運營商承擔,而不應該轉嫁給消費者。
“既然一卡通公司口口聲聲有商業秘密,那它就應該按商業規則辦事。”王良斌說。
他認為,一卡通相關信息遲遲不能公開,最大的原因還是源于各方利益交織。去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明確,把第三方支付沉淀資金派生出來的利息,明確為歸支付公司支配。
《物權法》早已明確,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王良斌認為,一卡通預付款的所有權人,顯然還是廣大消費者。“如果公眾知曉如此巨大一筆利息讓一卡通公司彌補了該由公交運營商所承擔的成本的時候,不一定可以接受。”他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