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化”經營
僅僅依靠產品創新顯然難以解決小微企業目前面臨的融資困境,如何將創新產品應用到更多的小微企業身上,是商業銀行思考的更深層次的命題。“模式化”經營使得商業銀行能夠對小微企業進行批量化經營,不僅使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能夠獲得信貸成本,商業銀行也減少了運營成本。
晚上9點多,西安市朱雀大街中段42號的一間辦公樓里依然亮著燈。光大銀行西安分行友誼路支行行長郭朝暉的案頭堆著厚厚的資料,看著這些資料,他很興奮。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郭朝暉發現,位于陜西榆林府谷的蘭炭產業是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產業,如果能夠扶持好這一產業,將會對整個府谷地區甚至全國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此之前,光大銀行西安分行雁塔路支行的客戶經理劉進軍,也已經駐扎神木半年多了。他此行調研的目的,也是要對當地的蘭炭產業做細致而深入的了解。
經過光大銀行西安分行中小企業部的細致調研,光大銀行西安分行經營班子認為蘭炭產業是一個全新的可以介入的產業領域。在做出這樣的判斷之后,光大銀行西安分行迅速協調風險、中小企業、貿金等相關部門和雁塔路支行、友誼路支行,在研究光大銀行總行中小企業模式化營銷的基礎上,成立“蘭炭”項目組,并最終形成了針對蘭炭中小企業的“蘭炭模式”。
在調研中光大銀行發現,蘭炭的產業鏈在當地已經開始形成:當地企業通過原煤燒制成蘭炭,中間會產生煤氣,煤氣可以發電,可以深加工成金屬鎂,而金屬鎂是目前汽車、航空等高端行業的應用材料,因其價格較高,在下游應用較少。而蘭炭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讓金屬鎂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改變。同時煤氣在發電的過程中會產生煤焦油,成為生產柴油的原料。所以,這個產業鏈一旦做起來,將能發揮巨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然而調研情況顯示,幾乎所有的蘭炭產業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融資難、經營不確定性高的特點。有些企業在銀行吃了多次閉門羹之后,只好借助民間借貸渠道融資,融資成本非常高。
針對蘭炭企業的特點,光大銀行西安分行為蘭炭企業量身定做了“聯保 部分資產抵質押 實際控制人個人連帶責任保證”的創新模式。由于蘭炭企業普遍缺少抵押物,這一模式解決了困擾他們融資過程中存在的抵押物不足的主要障礙。
為了有效地控制風險,光大銀行西安分行項目組深入到每一家貸款企業,與企業經營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之后,將市場調查和服務深入到小企業經營的細節。從水、電、煤氣費用,到訂單、庫存,動態感知客戶境況的變化并提供相應反饋。截至2011年9月末,光大銀行西安分行向神木、府谷蘭炭行業中的18家企業貸款6.2億元。
除“蘭炭模式”之外,光大銀行正在全行各層級、各條線大力推廣貿易供應鏈、工程機械按揭、“全程通”、“金色鏈”這些已經成形、有效的模式,先期已經確定在10大行業重點推進模式化經營,包括汽車、批發零售、船舶、電力、鋼鐵、房地產、家電、能源、醫藥、商貿流通等。
自2010年起,光大銀行開始傾力打造“陽光助業”品牌,其“個人助業貸款”和“經營物業貸款業務”開始向“模式化”的經營思路轉型。“模式化經營就是要真正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現有的格局、現有的部門為中心,要圍繞客戶的需求整合資源、人員和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如果我們很好地建立了這種模式,具有復制的功能,那么在短期內將很難被同業替代。”光大銀行行長郭友表示。
信貸資源傾斜
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使得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支持有了可以實現的路徑。目前,不論是大中型銀行還是小銀行都將目標鎖定在中小企業領域,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增速遠快于其他領域的信貸增速,信貸資源正在向中小企業傾斜。
“總體來看,小微企業的授信是我們交行這幾年信貸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一個重點,既是我們業務拓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改善利差的一個重要手段。”交行副行長錢文揮表示。
截至2011年末,交行境內行(零貸部)小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500億元(1500.13億元),較年初增長73.82%,高于集團貸款平均增速近60個百分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