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我國A股市場2475家上市公司2012年半年報正式收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同比下滑1.51%。
14%上市公司虧損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2475家上市公司今年1至6月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5973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165.76億元,同比下滑1.51%。
較2011年同期,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同比增長超過26%,凈利潤增幅亦超過20%,2010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同比增幅更是超過了40%。由此可見,201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在逐年遞減的形勢下,今年開始體現為負增長。
在2475家上市公司中,有2130家公司盈利,在盈利的2130家公司中,有多達973家公司盈利同比出現下降,占比高達46%,遠高于去年同期數據。
其中,在2475家上市公司中,有34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出現虧損,虧損比例高達14%,而上年同期僅為8.6%,同比去年大幅上升超5個百分點。
在凈利潤虧損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公司中,有5家屬鋼鐵行業。具體看來,中國遠洋以凈利潤虧損48.72億元位居虧損榜單第一位,中國鋁業、鞍鋼股份、馬鋼股份和安陽鋼鐵緊隨其后。
這一數據印證了今年上半年的宏觀經濟,2012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8%,二季度同比增速為7.6%,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較為疲軟,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承壓較重。
除了業績出現虧損之外,2012年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持續下滑,據數據統計,非金融類公司的上半年可比毛利率為18.56%,較上年同期的20.04%下滑了1.48個百分點。縱向比較,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毛利率在2010年同期、2011年同期均出現了同比下滑。
食品飲料行業業績增幅最高
從行業來看,2012年上半年業績增幅最高的行業為食品飲料行業,據數據統計,該行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8.1%,其中二季度增長30.9%,遠超其他行業。
在申萬行業分類的23個一級行業中,今年上半年僅有6個行業保持業績正增長。同時,有色金屬、鋼鐵、化工、機械制造等7個行業的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了20%,前三個行業的利潤下滑幅度甚至超過了40%。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季度,房地產、紡織服裝和醫藥生物行業扭轉了一季度的業績下滑趨勢,在二季度轉為同比正增長。這表明二季度實體經濟有見底跡象。至于鋼鐵行業、交通運輸業其業績同比負增長態勢還在持續。
此外,從行業的毛利率來看,以2008年至2012年半年報數據作為樣本,大多數行業的毛利率在2010年半年報時開始逆轉升勢,轉而走低。統計顯示,食品飲料行業、建筑建材行業、紡織服裝和機械設備行業在最近5年內基本保持了毛利率持續向上的趨勢;采掘業、化工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則波動幅度較大。
116家房企存貨額飆升226%
受宏觀政策等調控因素影響,房地產行業在2012年上半年的盈利增速較高峰期均出現了下滑。
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31日,A股共有116家上市房企公布中期業績,上市房企的平均凈利潤率降至近年來的低點,為12.55%。統計顯示,近五年來上市房企的凈利率區間為12.55%~17%。
其中,116家已披露中報的上市房企凈利潤總額為220.3億元,2011年同期數據為214.2億元,同比微增2.8%。
在上市房企的盈利增速下滑的同時,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目前A股116家上市房企存貨總額已經達到1.27萬億元。和同樣經歷房地產調控的2008年相比,當年中期上市房企存貨僅為3898億元,今年的存貨總額飆升了226%。以萬科為例,其去年總銷售金額為1215.4億元,而目前其存貨總額已經高達2263.6億元。
上述116家房企平均總資產周轉率為7.8%,和2008年中期同比,資產周轉率已下降近5個百分點。
而2012年上半年,2453家A股上市公司庫存合計為4.67萬億元,同比上升18.56%。其中,除地產外,與實體經濟密切關聯的煤炭、有色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去庫存壓力。
工行日賺6.7億領銜
雖然受經濟增幅放緩,A股作為經濟的晴雨表的作用明顯發揮,不過,令人矚目的是,銀行類上市公司的盈利仍較為強勁。
同花順數據統計,在2012年上半年16家銀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全部實現凈利潤正增長,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7.94%,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的11.20%;實現凈利潤5452.29億元,同比增長18.25%,是全部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3.98%。平均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7054元,同比增長19.81%。
在2453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排行榜中,7家金融企業位列前十,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位列前四,緊隨其后的是中國石油、交通銀行、中國神華、中國石化、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
其中,據披露數據,工商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32.41億元,同比增長12.5%,按日計算,工商銀行則日賺6.7億,領銜A股上市公司。
三季度業績或繼續尋底
從目前已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凈利來看,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同比下滑近8%,而二季度末整體業績下滑態勢得到了挽回,上半年下滑幅度收窄,二季度整體企穩。
據同花順統計,第二季度,上市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50684億元,環比增長7.44%,一季度環比則是下滑6.17%;實現凈利潤4194.77億元,在今年一季度環比增長的基礎上,環比繼續增長5.97%。
當從宏觀經濟面上看,三季度經濟扭轉的局面并不樂觀,7月出口額同比增速降至個位數,加工貿易出口當月同比下降。從目前接單情況看,八九月加工貿易增長形勢仍很嚴峻。
從半年報財務數據看,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總額大增、大多數行業應收賬款周轉率水平顯著下降,在加上本輪調整尚未結束,存貨相對于銷售收入的比從2007年開始持續上升,去存化的壓力仍然高企。
同樣,從上市公司發布的三季度業績預告情況看,預增的占比僅約一成。中金發布研究報告顯示,這一比例是2005年至今三季報業績預增情況中的最低值。此前最差的是2009年,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增的占比在20%以上,其他年份均在30%附近。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市公司盈利狀況不樂觀仍在持續,三季度業績或繼續尋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