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資金隱蔽介入
在此之外,部分受訪人則指出,隨著銀行理財產品盛行,不僅推高了企業融資成本,也助推了潛在的企業兌付風險。
“明明可以存到銀行的錢不存了,錢被理財產品、信托、基金等一系列金融產品包裝到了體系之外,銀行憑借自身的信用代銷各類金融產品,在這個過程中,銀行的資金成本就被炒高了!币晃粎⑴c銀行理財產品代銷發行人士稱。
比如,如果銀行代銷一款預期收益率為8%的信托產品,其中的銷售費、管理費要收取大約5個點,如果再計入產品由信托公司運作的成本大約1個點,到急需資金的企業主手中時已經被“炒”到14%、15%。
另一位參與銀行代銷產品發行的人士透露,在銀行代銷的一些信托產品中,信托產品作為私募股權基金的LP,而這些私募股權基金中不乏涉入房地產領域、甚至接盤高利貸的。
而在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中,也有不少是委托信托公司來進行投資管理的,“我們依然會對每一筆投資都監控投向,比如是放給企業是流動資金貸款還是項目貸款,不過至于企業拿到錢之后做什么用,那就很難監管的。”另一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稱。
“銀行作為資金的提供方,通過隱蔽的資金渠道對接到信托產品、證券產品,其中有些產品沒有明確的資金投向!鄙鲜鰠⑴c銀行代銷產品人士稱。
其中的一種方式是,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或發債募集資金,其中一定比例的資金進一步投向與證券公司合作的產品,這款產品進一步直接或間接地投資于涉足房地產的信托項目,通過層層打包,信托項目對企業的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約在20%-25%。
另有一種較為隱蔽的方式是,銀行的理財資金和高利貸資金同時介入到某些項目中去,銀行與項目方彼此約定,譬如,銀行資金通過介入項目,被用于首先用于償還高利貸,又或者在項目方有回款時首先償還高利貸,再償還銀行貸款!斑@種方式一般只有私下的隱蔽約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