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來一補”企業斷炊
5月6日,臺資企業金順臺藝品廠發出企業解散終止勞動關系公告:根據廣東省要求,2012年底對“三來一補”企業完成轉型,由于廠里經營管理不善,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為此決定解散并辦理注銷手續。
但隨后因金順臺藝品廠補償缺失,最終引發了勞資糾紛。事實上,《華夏時報》調查了解到,最近一個月來,深圳以及周邊市區多家工廠因搬遷或關停引發的勞資矛盾正集中爆發。
隨著廣東省“三來一補”企業在2013年關停轉型,加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利潤微薄的制造企業已命懸一線,越來越多的港臺企業開始撤離制造業。
勞資糾紛集中爆發
5月14日上午8點半,位于深圳寶安區松崗鎮潭頭第三工業區內的金順臺藝品廠門前,數十名工人為討要多年來的工資補償,聚集在了一起。
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工廠里面已凌亂不堪,僅剩下幾臺破舊機器。一位在金順臺工作長達21年的老員工李曙東稱,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到歐美和日本,2008年以前,金順臺還是一個有著3000名員工的大企業,但金融危機后,工廠逐年萎縮,2012年只有一百多萬美金的訂單,至解散時僅剩下246名工人,大多已在金順臺工作滿十年以上。
1990年成立的金順臺屬臺資企業,在解散前,廠里有的老員工每個月拿著不到1000元的薪水,在李曙東2013年1月的工資條上,22天的計件工資是786元,津貼220元,應發合計1006元,扣除139元社保、伙食195元后,到手工資僅剩672元。
如此低廉的工資,對照深圳高昂的生活成本,工人們難以生存。利益受損直接引發工人維權,最近一個月來,深圳以及周邊市區已發生多起勞資糾紛事件。
4月18日中午,深圳市沙灣電機電業制造廠,因工廠即將倒閉、工人工資被大量拖欠,上千名工人走上街頭。4月22日,臺資企業松崗格第電子(深圳)有限公司2000工人停工,要求增加工資、提高工人福利待遇。
5月7日,深圳寶安壓石巖街道北環路迪威信制品廠進行搬遷,卻遭遇工人停工阻攔。9日,深圳龍崗區大成工業社數百工人停工,抗議廠方不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要求補償工齡費。
“最近糾紛太多了,處理不過來。”已轉型保安服務業的臺灣老板黃國益對記者表示,因工廠萎縮,無利可圖,港臺企業老板想在關閉前保留一點本錢,無奈在選擇退出內地制造業后,轉型其它領域。
記者看到,在金順臺老板鄭榮文的名片上,還印有包括華中家具批發物流中心、地球村度假樂園、八達通農產品批發市場、華中房地產等多個公司董事長頭銜。但據老員工們稱,曾在公司發現鄭榮文拿走825萬美金投資到江蘇鎮江,提前轉移了公司資產,并轉向了其它非制造業領域。
“三來一補”企業被關停
而迫使港臺企業在2013年集中撤出廣東制造業背后,最直接的因素是: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要求,至2012年底,廣東將對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三來一補”企業完成轉型。
過去因我國長期鼓勵外資投資,“三來一補”企業無需繳稅,成本比內資企業更低。目前,終止“三來一補”企業后,將企業性質轉為獨資或者合資。
松崗商會會長助理黃先生告訴記者,轉型更多是性質上的,“三來一補”企業主要是來料加工,無法做內銷,產品只能出口,重新注冊后內銷出口均能做。
“轉成獨資公司后,企業要繳稅,但很多供應商不能開發票,因此增值稅無法抵扣,全部由企業支付,利潤所剩無幾。”黃國益說,僅在松崗就有4000多家企業,但注冊的企業只有一半,還有一半是家庭小作坊,都沒法開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