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2年全球個人家庭總資產實現了6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使得全球金融資產總量創出新高,達到111萬億歐元,亞洲增幅遠超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引人矚目的是,中國國民總財富凈資產達到6.5萬億歐元左右,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于日本。去年全球財富中產人數增長了將近1.4億,中國占據了最大份額。但論及人均財富一項,中國的全球排名僅居38位。這是安聯集團近日發布的第四版《全球財富報告》揭示的現狀,此項研究將超過50個國家的個人家庭資產和債務狀況囊括其中。
亞洲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區域
根據這份報告,2012年全球個人家庭的總資產增長了8.1%。這是6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股票市場的積極走勢――以證券形式持有的資產增加了10.4%。這使得全球金融資產總額上升至111萬億歐元的創紀錄水平。
與此同時,全球個人家庭債務增長控制在2.9%,相比于2009年的71.6%,全球負債率下降到65.9%。這意味著全球凈金融資產進入了兩位數增長,達10.4%。所有地區都從這一強勁增長中受益。亞洲(除日本)達到了16.7%的增速,遠遠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到目前為止,亞洲儲蓄者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表現還不錯”,安聯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Heise表示:“美國和歐洲的富裕地區只有在去年勉強超過危機前的水平。2012年底亞洲財富水平(除日本),已經比2007年的峰值高出70%。但是近期發展表明,即使是亞洲也無法一直對金融危機免疫,所以不能麻痹大意,亞洲仍需要繼續大力解決其結構性的問題。”
一個長期的研究分析證實,亞洲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區域。從2000年起,亞洲(除日本)的凈金融資產每年平均增長14%,其他新興地區,如拉美增長11.6%、東歐增長11.0%,都明顯落后。同樣,亞洲(除日本)平均凈人均金融資產在2012年底達到3650歐元,高于其他新興地區。但是,與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差距仍相當大,距離全球人均16240歐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亞洲范圍內的貧富差距仍然巨大。一方面,一些相對比較貧窮的國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亞,人均凈金融資產低于1000歐元,但如韓國、中國臺灣則和西歐水平一致。
另一個不太樂觀的現象是,近年來個人負債增長已經超過了資產增長。在過去的12年里,亞洲(除日本)家庭負債以平均每年12.7%的速度增長。而資產增長率從2007年開始下降,而負債的平均年增長率已經從2003年至2007年期間的12.3%增加到2008年至2012年期間的15.8%。“盡管很多國家個人負債仍處于很低的水平,但我們仍需時刻關注這一形勢。這些國家不應該和歐洲美國犯一樣的錯誤,由債務推動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Heise說道。
中國國民財富總量排名亞洲第二
從國民總財富上看,中國凈資產達到6.5萬億歐元左右,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于日本。然而,從人均凈資產上看,中國和更為發達的新興地區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擁有財富4720歐元,明顯低于馬來西亞的7810歐元、韓國的19180歐元以及臺灣的65080歐元。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排名38位。
據統計,2012年全球財富中產中,中國已增至4.13億人。去年一年,全球財富中產人數增長了將近1.4億人,中國占了最大份額。
在過去的十二年里,全球財富中產的崛起,特別是在新興市場速度驚人:在2000年以后,東歐和拉美的財富中產在全球的份額已是原來的兩倍,在亞洲幾乎有10倍的增長(除日本)。這意味著,全球財富中產有了顯著的變化:2000年,幾乎60%的成員仍然來自北美或西歐。而今天,每兩個中就有一個成員是來自亞洲。
業內專家特別提出,中國應高度警惕債務陷阱。研究發現,中國信貸增長在2009年為42.9%、2010年為41.5%,如此高速的信貸增長將2000年以來的平均信貸增長率推高至18.2%,遠高于亞洲平均水平(除日本)。不過,如果比較債務占GDP的比率,盡管中國在去年已上升到31.5%,但仍然是繼印度尼西亞和印度之后第三低的地區。這種快節奏的發展可能是由于潛在的個人家庭需求增長。此外,去年中國的信貸需求放緩至18.6%,總凈資產提升至19.8%。
《全球財富報告》顯示
●中國國民總財富6.5萬億歐元,亞洲排名第二
●中國人均凈資產4720歐元,全球排名38位
●去年,全球財富中產中,中國已達4.13億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