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按照這一“捷徑”走下去,只能到韓國從事近海漁工勞務,但對不少想出國打工及靠勞務輸出生存的公司來說,仍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今年五一以后,余鵬清的公司便在南陽招收了120多名想赴韓國務工的勞務人員,經過體檢、面試、培訓,最后確認出國76人。今年8月21日,11名赴韓船員被順利派出。
9月14日,是余鵬清的公司第三批赴韓務工人員出發的日子,這些務工者清一色的白襯衣紅領帶,胸前戴一朵大紅花。“真不容易呀,硬在家等了這快一年光景,花了五六萬哩!”社旗縣謝莊鄉王莊村28歲的王國恩一邊忙著往剛滿七個月大的兒子臉上親,一邊對記者說,“一走就是兩三年,真不放心孩子和老婆,可畢竟能出去了,機會難得啊!”
但這個機會,在信息不完全對等的情況下,也會有風險存在。業內人士透露,在外國人船員制度下,韓國水產協同組合中央會2007年分配給中國的船員名額不足1000人,這些名額全部分配給了在韓國水產協同組合中央會注冊的管理公司。
而在目前,國內有不少公司招收大批赴韓國的近海漁工,實際上都是在擠這1000個名額。“有些企業甚至在招工簡章上稱要招收3000名赴韓國的近海船員,真不知道這3000人一旦招到,要多長時間才能派完?據保守估計,目前中國報名培訓去韓國的近海漁工已經超過5000人,這么多人去爭不超過1000個的名額,其結果可想而知。”南陽市商務局一位參加研討會的官員如是說。
另外,根據已達成的《關于輸韓勞務人員的諒解備忘錄》的有關規定,中韓雇傭制勞務合作必須由政府機關或公共機構直接實施,任何企業、中介或個人不得介入。為此,商務部已發布消息請公眾“提高警惕,切勿輕信傳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種種問題的解決仍有待中韓兩國勞務輸出(入)渠道的早日理順。據業內人士透露,商務部今年5月份曾在蘇州召開了對外勞務合作業務培訓會,6月又在長沙召開了“第二屆勞務資源對接大會”,在這兩次會議上,韓國的外派業務一直是一項重要議題,但由于“上面關系沒理順”,對于不少對外勞務合作公司就赴韓務工問題的咨詢,商務部主管部門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均無法明確回答。
另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目前通過國務院的協調,國家商務部已與勞動部商議共同分配對韓勞務輸入市場。與此同時,兩部也多次召集各地廳局召開“輸韓勞務會議”,繼續制定具體操作辦法,希望早日驅散赴韓務工“寒流”。
9月14日,幾位赴韓務工人員正與家人話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