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區域市場差距不容忽視。
2006年,東、中、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所占份額看,東部地區占56.4%,中部地區占26.%,西部地區僅占17.5%,與三大區域所占的人口數相比可看出,我國廣大的西部地區與目前所占消費份額極不相稱。7.4億的農村人口在全國消費品市場所占份額僅為33%,而占全國人口43.9%的城鎮人口,卻占全國67%多的市場份額。
第四,生產經營單位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目前,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決定了大量消費品在農村缺乏市場。大到汽車、大屏幕彩電、電腦、熱水器等耐用消費品,小到日常消費品如牛奶、面包、日用百貨等。由于面向農村的商品利潤低,農民購買力不強,相對城市而言,獲利較少,不少生產廠家都將眼光放在城市,而放棄了廣大的農村市場。加之,在農村日用[創業網www.fswenwen.com]品的功能、款式、價位等方面大多以城市市場為參照系,不能根據農村市場的需求生產農民需要的產品。一方面造成農村適銷對路的商品不足,花色陳舊,品種單調,種類不全;另一方面,一些日用品又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使農民難以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影響了農民的正常需求。
第五,抑制正常消費的農村基礎設施仍不理想。
目前,不少農村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阻礙了農民對商品的消費需求。如缺電缺水、電視信號不強阻礙了家電商品在農村的快速普及,很多農村地區存在著電網老化、電壓不穩定、電價高的問題;很多鄉村尚沒有安裝廣播電視接收裝置,電視信號微弱,甚至[創業網www.fswenwen.com]收不到電視節目;還有很多鄉村不通公路或路況極差,造成工業品下鄉、農副產品進城的困難。以上種種原因,使得農民即使有購買家用電器的經濟能力和要求也難以實現。
在農村生產領域,由于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等方面建設的滯后,以及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局限,使得一些農民希望擴大土地種植面積、實現集約化經營的愿望一時難以實現,這也抑制了農民對大型農業生產機械和最新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
第六,商品特別是食品安全問題仍將制約農民的正常消費。
盡管有關部門加大了整頓市場秩序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商品市場假冒偽劣、摻雜使假,嚴重損害消費的事件仍屢禁不止,虛假廣告、虛假打折等不規范的市場競爭行為也時有發生。尤其在農村,仍有不少農民經常受到假冒偽劣商品的損害,假農藥、假種子、假化肥坑農害農事件也不少,表明我國消費安全問題依然嚴峻,這些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繼續制約商品市場的正常發展。
多管齊下盡快釋放農村市場潛力
農村市場的大發展,雖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顯而易見,但由于歷史、自然和農村固有的規律,決定了農村市場消費潛力的釋放決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多方努力,多管齊下,才能使其逐見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