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效監管助企業“爬坡”
經濟困難期政府也轉型
“我們可以原諒劉翔不跑,也應該原諒我們的企業,讓他們可以調整和療傷。”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說。
當經濟危機襲來時,很多人鼓勵企業在困難時期“站著就是尊嚴,忍著就是機會,不倒就是勝利,活著就是奇跡”。那么現在,他還想補充一句,“喘息就是持續”。
鄭宇民提起自己以前在農村插隊時的一段記憶,當地的農民特別注意保護耕牛。春天要開犁了,就得先給耕牛喂酒。到了冬天,就把耕牛送到山里去過冬。生產隊里還有一條嚴格的紀律,牛耕田耕累了,在喘氣的時候如果鞭打耕牛,就要被罰工分。
在他看來,農民愛耕牛,就是愛護生產力。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大家更要愛護現在已經培育建立起來的市場主體。“危機來臨,我們要像農民保護耕牛安全過冬一樣來保護生產力”。當企業遭遇全球性寒潮的時候,當企業面臨普遍性風險的時候,當企業遇上季節性傳染病的時候,“扶持”,應該成為政府的第一選擇。
專家指出,此番浙江“工商新政”并非僅僅是對企業的松綁,其背后還有更重要的命題,即監管部門理念的一次轉型。文明和理性的執法固然重要,但是從發展的角度,如何實現有效的監管,更值得探討。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容忍企業的“小過錯”,實際上傳遞的是一種信心。
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的“柔性執法”,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挑戰了當下法律的剛性規范?省工商局表示,此番政策的出臺,之前經過了與國家工商總局數月的溝通和調整,最終得到了總局相關部門的支持。
最近,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表示,全國各地的工商系統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方面都做得很好,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浙江、上海、廣東、湖北、江蘇和四川等地,“很有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國家工商總局的網站上,也用專門的篇幅介紹了浙江省這一次的做法,指出這是在“特殊時期推行的特殊政策”,旨在幫助企業樹立信心,避免波動,渡過難關。
民企生存報告喜憂并存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4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