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加油”時機
“溫暖,有時比剛毅更能成為讓人站立起來的力量。”鄭宇民說:“眼下,企業最需要的是寬松的經濟生態環境。”
他手上有一份剛剛出爐的“浙江民營企業生存狀況報告”,報告顯示受各種不利困素疊加效應影響,企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出現“回轉”。由于資金鏈出現問題,停產半停產的企業增加,經濟金融潛在的風險正在加大。
專家分析,資金困難就是企業的流動性受阻,重要的原因是企業產品的流通不暢。產品沒有市場,庫存積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資金再注入,很可能形成再度的負債積累,加重流動性的不足。
“流動性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其中包含了要素的流動和商品的流動。”浙江省工商部門表示,解決目前的問題要雙管齊下,使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針對目前的情況來說,市場是根本,資金是潤滑劑,拉動消費是解困的動力,而企業轉型是最明智的選擇。他們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支持商標質押貸款政策,鼓勵知名商標所有人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申請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拓展融資渠道,盤活存量資本,獲得生存發展急需的資金。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浙江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重在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在這個特殊時期,有很多原因造成了資金的不到位,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放寬一點措施,那么企業就能夠撐過這一段時間。
湯敏說,市場本身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就經濟學角度而言,當市場失靈的時候,需要政府進行適度的干預,幫助企業就是幫助就業幫助內需,惠及廣大群眾。
“我們要做讓企業‘喘一口氣,加一點油’這樣的工作,使企業整體上穩定下來。”在鄭宇民看來,很多企業現在的狀況,既有國際大環境的原因,也有企業本身經營層次低端化的原因。現在首先要讓企業活著,如果連生存的條件都沒有,就更談不上轉型升級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轉型也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