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我收到了70多份求職書,這其中還不包括一些電子郵件。它們出自一些有留學背景的年輕人。”指著辦公桌上堆放有半尺多厚的求職簡歷,賀伯特先生面露驚詫的神情。老賀的助手趙云清無奈地說,幫人找工作,不是賀伯特先生的工作范圍,而很多海歸人員看重了他的社會活動能力,希望他能在煙臺的外企之中謀個職位,或者引薦些合適創業的商業項目。
趙云清告訴記者,這些求職者多為“80后”,它們的專業背景很廣,從商業管理到倉儲物流,從電子IT、英語、法語,到餐飲旅游,涵蓋了20多個學科種類,由于僅有實習經歷,他們中約有10人專業對口,在賀伯特幫助中取得了試用機會,而更多的人選擇了暫時待業,尋找新的創業或就業機會。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煙臺海歸,多為公派留學生,在各行業都如香饃饃般搶手,現今的‘80后’海歸,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創業和就業待遇也各有高下。”煙臺環渤海國際人才交流開發合作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煙臺的“80后”海歸大體分3類,一種是,出國學知識、學到了一身本領的;一種則是出國長見識、混文憑的;還有一種,是純屬出國混日子,看能不能混張文憑,或者能將外語學好也成的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煙臺尋求創業的“海參”近1000人,因工作經驗和“專業對口”門檻,其中約八成尚是“海待”。
對于“80后”海歸創業的趨勢,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的相關人士表示,卸下背后的光環,同時面對現實發展與文化沖突的雙重壓力,“80后”海歸反而表現出有干勁、有激情的一面。他們建議,“80后”海歸回國工作伊始,應該學會從低往高做起,由于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國際化經驗,只要保持一個平常心態,相信很快得到提升。
“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海歸,如果僅有一腔熱情和海外留學經歷就想創業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國內和國外創業環境不同,再加上沒有實踐經驗,創業的Cye.com.cn能力還沒有完全練就,可以先到國內的大企業磨礪一下,將在國外學習的優秀管理方式運用到實際中,打好了基礎再創業,成功率會更高。”市人才服務中心留學科有關負責人如是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