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個“海草”被市場淘汰
創業遭遇“滑鐵盧”在增多
[詞解]海草,海外歸來的因學術學歷背景不高、難以找到好工作的留學人員;“海藻”,也稱“海找”,不斷找工作仍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海歸。
[創業潛力指數] ★★☆☆☆ “如果說,最早一批海歸創業失意者與‘水土不服’有關,那么,現在的留學人員創業則與自身能力關系重大。”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煙臺分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隨著我市軟硬環境的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希望回煙創業,但并不是說他們就能有100%的成功率。十幾年前,首批“海歸”最終無奈“洄游”海外的事情僅有兩例,主要原因是,帶來的項目不適合煙臺經濟發展,因此找不到合作伙伴。現今,一些海歸創業項目被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拒之門外”,問題很多存在于基本研發能力不足,沒能邁過專家鑒定一關。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幾十位名不副實的“海歸派”在煙臺創業遭遇“滑鐵盧”。
“留學人員創建成功的企業達到410家,而此前也有幾十家企業因經營不善被市場淘汰。”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該園區,創業項目大多發展態勢良好,但也有不少Cye.com.cn企業發展緩慢,難盡人意。在園區里,曾有10幾家企業因自身發展得不好,將廠房出租以獲取租金;有5家企業被孵化多年,發展前景黯淡,最后被清退出園;還有幾家企業經營舉步維艱,連物業費、水電費、房租、員工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
“企業發展得不好,究其原因,與一些‘海歸派’的創業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市人才服務中心留學科有關人士表示,有些“海歸派”名不副實,并沒有真才實學,回國創業只是為了享受有關優惠政策,企圖“渾水摸魚”;有些海歸派的“洋文憑”是從國外一些非正規的大學獲得的,教育部門根本就不予承認;還有些留學人員的創業項目不具備市場前景。
“近幾年,一些企業對海歸的引進與使用更趨理性和審慎,個別沒有真才實學的‘海歸派’,如果不拋棄‘撈一把就走’的心理,積極‘回爐’學習深造,在煙臺創辦企業是不會有市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