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積極做好致富的引路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三農”問題,各地都在進行新農村建設,而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正是農民。青年返鄉農民工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倍加珍惜。科學的發展觀要求我們,不能忽視農村的正常發展。世界上很多國家想方設法阻止農村衰落,我們更不能重蹈覆轍。要結合國家政策鼓勵青年一代返鄉農民工致富,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比如有的青年對林業感興趣,便鼓勵他們承包山場,植樹造林,做”樹老板”;有的想做“種田大戶”就鼓勵他們承包田地。這些方面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村組干部要及時傳遞相關政策信息,為返鄉農民工指明發展方向。
三是要主動做好創業發展的協調人。青年一代返鄉農民工在創業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困難,“春江水暖鴨先知”,村組干部與農民接觸機會多,了解多,要經常主動上門服務,做好有關協調工作,為他們創業和就業解決困難,鋪平道路,點燃他們創業發展的激情。(安徽省巢湖市 王永龍)
精神慰藉和政策服務
筆者認為,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缺少的既不是資金物質的扶持,也不是淺層的技術培訓,關鍵是優惠政策的出臺和扎實服務的工作,給返鄉青年農民工營造一方創業的沃土。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針對農民工返鄉實際,為其創業提供創業小額貸款、提供無償創業資金,有的為創業者提供建設廠房所需磚瓦物料、生產資料。筆者認為,此舉無可厚非,但返鄉青年農民工真正需要的關愛不僅是資金和物質的扶持,更需要精神慰藉和政策鼓勵
山東省平原縣政府針對青年農民工返鄉實際,組織了幾場大規模的農民工“精神培訓”,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認識到在家鄉創業也大有可為。同時,在農民工創業過程中,出臺優惠政策,諸如減免稅收、協調場地、技術服務、幫其拓寬銷售渠道等等,讓青年農民工創業無后顧之憂。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和扎實地落實工作,激發了他們創業的積極性。因此筆者建議,各地在扶持青年返鄉農民工創業過程中,在資金物質扶持的過程中,不妨多些政策服務,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使其能在家鄉沃土上“安營扎寨”。(山東省平原縣 相子瑞)
設身處地地幫扶
青年農民工大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他們當中很多是有創業激情的人,但要實現從打工者到創業者的轉變,僅靠他們自身努力是不夠的,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設身處地地為他們實現創業夢圓開辟綜合服務的“綠色通道”。 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對返鄉青年農民工的創業引導和風險教育,讓他們胸有成竹地去創業;另一方面要加緊對他們進行創業培訓,并建立青年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庫,讓想創業的人有針對性地選擇項目,提高成功率;同時創建各類創業園區,將用地、供電、供水、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簡化手續和流程,提供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中和創業后所需的配套服務等等。 (云南省鳳慶縣 李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