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農民工創業需要關懷
cye.com.cn
時間:2009-6-20 11:05:07 來源:
作者:彭電子 我來說兩句 |
|
|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大趨勢下,城鄉經濟良性互動、相互借力,使人力、物力資源得以高效整合,為經濟的持續發展創造新的有利條件。由此,當前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掣肘,經濟增長暫時放緩,但同時更應看到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所產生的一系列利好條件并未改變,從減輕農民負擔到增加各項農業投入,從推進征地制度改革到Cye.com.cn戶籍制度改革,從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到加快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據統計,2008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總規模達到5955.5億元,比2007年的4318億元增加了27.5%,其中,僅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民種糧直補、農資綜合直補“四補貼”資金規模就達1028.6億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是2006年的3.32倍,這對實現糧食連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明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因此,就農村經濟發展態勢而言,現在正是快馬加鞭之時,而這也正是促進返鄉農民就業的有利條件所在。關鍵是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對城鄉發展大趨勢要有清晰認識,不因一時一地的困難而迷失大方向。 縣域經濟作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政策傾斜的支持下,在農民致富愿望強烈的條件下,具有強勁的發展動力。當前問題在于縣域經濟發展應更加重視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而中小企業的穩定和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民就業的增加。對此,縣鄉政府乃至村兩委所擔負的責任重大,迫切需要在信貸擔保、籌資融資、創業輔導、技術支持、信息咨詢、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經營管理等領域為生產經營者提供到位的服務,使縣域經濟成為更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逐步克服農民工返鄉帶來的就業壓力,為廣大農村青年創造充分的就業、創業發展環境,使他們的聰明才智成為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及縣域經濟發展取之不盡的新能源。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