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政協西城區委(臨時)第二次會議召開。西城區住建委相關人士透露,按照初步確定的人口疏散計劃,西城區擬在昌平回龍觀、豐臺張儀村、房山長陽等5地建設總共250萬平米的對接安置房項目,至少可對接7.5萬人口。
疏散工作要在安置房項目完成后進行,確保居民疏散后有地方居住。據悉,安置房項目2013年將陸續完工,屆時西城區將全面啟動大規模人口疏散。
【范圍】
擬疏散六片區域
原西城區共有14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現有居民5.7萬戶,人口約12萬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密度高,大雜院多,居民生活條件差,房屋年久失修,隱患多。
區住建委負責人表示,保護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跟不上西城發展的步伐。
因此按照北京市提出的改善、修繕、疏散方針,西城區從今年開始啟動人口疏散的前期調研工作,目前已經在擬定的白塔寺疏散區域開始進行調研。該負責人透露,西城區擬定在共六片區域實施人口疏散。
【方式】
盡量不集體搬遷
區住建委負責人表示,疏散工作將非常復雜,包括資金等項目都將出臺統一政策。對于可能遭遇的阻力,該負責人表示,沒有想象那么大。
該負責人透露,實際疏散過程中,盡量做到不是全體疏散或者集體搬遷。他解釋說疏散主要是為了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降低生活密度,所以不是全體拆遷走,而是減少居住人數,提高生活質量,“這樣疏散區域只有一部分居民搬遷;另外還有可能是一部分居民平移的形式,做到最小范圍的疏散人口,不影響居民的居住。”
【安置】
昌平等五地建房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西城區計劃在昌平回龍觀、房山長陽、豐臺張儀村以及大興舊宮和海戶村五個區域建設安置房,共有250萬平米,預計可提供2.5萬套住房。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按照一戶3人計算,至少可滿足7.5萬人的需求。
該負責人表示,安置房項目要到2013年才能陸續全部完工。“我們要等安置房全部完工,可以接納疏散人口后才啟動人口疏散工作,不能讓老百姓沒地方住。”對于西城區的人口總量具體數字,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尚未完成測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