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地區已有770人入選了“千人計劃”,有368人入選北京市的“海聚工程”。368位海聚人才中,創業的有127人,工作類的有241人,這些人才41%分布在生物醫藥領域,其次是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能源與環境工程以及新材料等領域。
以上是記者于日前從2012北京海外人才交流大會開幕式暨中關村人才特區政策宣講會獲得的消息。
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市委組織部、中關村管委會等單位承辦的2012北京海外人才交流大會,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名海外人才參會。北京市相關委辦局的領導介紹了海外人才聚集情況。
瞄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據介紹,北京市高度重視高端人才引進工作,制定了吸引海外人才來京創業的框架,人才服務內容進一步拓展,創業創新環境也不斷優化。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流動調配處副處長白玉杰表示,北京市已成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首選城市之一,留學人員也已經成為推動北京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北京市建成了多個留學人員創業園,提供的孵化面積達80萬平方米,累計吸引了多家創業企業。
據悉,在留學人員創業園內,目前仍然在孵化的企業有1138家,土人景觀公司等一大批的知名企業從留學人員創業園內走出來。
目前,北京的留學人員創業園能為留學人員企業提供注冊、稅務等一條龍服務。而為了表彰有突出貢獻的留學人員,北京市還面向留學人員設立了相關獎項,每3年評選一次,目前已經評選了4屆,有57人獲得了創業創新獎。北京市財政撥專款4000多萬元,表彰優秀留學歸國人才。
白玉杰介紹,為了加大吸引留學人員的工作力度,北京市還建立了8個駐海外合作處,以加強與海外留學人才的交流溝通。
以項目吸引海外學人
北京海外學人中心人才開發部部長盧長江介紹,北京海外學人中心主要負責北京市海外留學人才吸引的相關政策落實工作。
該中心負責的海外人才吸引工作有多種模式。例如青年項目,主要針對年輕的留學人才,年齡、資歷、崗位等條件較為寬松,40歲以內、3年以上海外科研經歷,或者在國外有科研、教學職位的,是北京市海外人才吸引的對象。這些青年海外人才,將成為北京市海外人才吸引的潛在的中堅力量。
盧長江表示,目前北京海外學人中心的主要任務就是落實海聚工程,協助北京市屬單位引進海外高層人才,同時建立人才數據庫,分析高層次人才情況,把合適的人推薦到合適的地方去。
“今后,我們重點要引進10個科學家團隊,50個創新的科技團隊,用5~10年時間,有計劃地支持千名創新人才。”盧長江表示。
中關村成人才聚集高地
自提出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以來,中關村已與中組部等15個中央部委共同出臺支持中關村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組建人才特區建設指導委員會,實施13項特殊政策。目前,北京地區共引進“千人計劃”入選專家約80%在中關村;“海聚工程”入選人才約70%在中關村。 以企業為主體,大力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是中關村人才政策的重要特征。位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建所7年來,先后吸引了30多家海外人員回國,其中有16個人入選海聚工程。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楊建華表示,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工程,將通過實施“產業集群人才聚集計劃”,圍繞中關村產業領域的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和關鍵技術障礙所在,尋找能夠解決這些技術問題的人才,并盡量使人才能夠留在中關村。
此外,中關村也將進一步研究制訂中關村人才特區行動計劃,加快高端人才聚集和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等體制機制創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