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其重復的一面,可能不是完全的重復,但是是相像底重復,是近似的重復。最近樓市就出現了07年底前樓市開始從飛奔向狂跌轉向的特征。
一、 樓市從量跌價漲向價量齊跌轉變
今年7、8兩月,“量跌價漲”成為國內樓市的主基調。進入9月以來,少數商品住宅甚至有價跌的趨勢。8月的統計顯示,北京的房價增長率已經出現下降,也就是說房價的拐點已經出現,未來幾個月,成交量依然會維持下跌的態勢是非常明顯的。
統計顯示,“金九”第一周,29個被監測的主要城市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上升的城市有13個,不到城市總數量的一半,而且成交面積環比上升的城市以中小城市為主;成交面積環比下跌的城市有16個,其中環比跌幅超過10%的占到11個,較此前一周又有所增加。
來自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自8月深圳房價達到18830元/平方米的歷史高位后,成交量便出現巨幅萎縮,當月成交量環比下降29.73%。北京商品期房成交量環比下降5.32%,上海下降14.31%。
二、地王頻現,像是死亡前的瘋狂
雖然樓市的“量跌價漲”已經非常明顯,但是廈門、重慶、北京、上海等城市接連拍出了多塊高價“地王”,地價瘋狂的時代卷土重來。房價與地價齊頭并進,業界對房地產“泡沫化”的擔憂與日俱增。
2007年7月北辰92億拍下長沙地王之后,樓市急轉直下,本月11日中海地產公司以70.06億元奪下上海長風6B、7C地塊,再造中國新地王。平均樓面價為22409.3元/平方米,溢價率達129%,無論是總價還是樓面價都刷新了國內土地出讓的最高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