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夜晚,中國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在地——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富凱大廈很多辦公室的燈光,比以往熄得更晚。
而中國的納斯達克——創業板正式面世的時間卻越來越明朗。9月17日,創業板第1-4次發行審核會議將在富凱大廈集中召開,一次性審核7家公司的首發申請。而次日還將有6家公司“馬不停蹄”地進入審核序列。
據本報記者獲悉,此前的9月10日下午4點半,中國證監會有關領導召集了35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及所有創業板發審辦公室工作人員“集體談話,算是集中培訓,實為動員大會”。一位與會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據與會人員介紹,該領導重點介紹了發審委委員監督和制約機制,同時提出了“堅持原則、獨立審核、加強學習、提高水平、恪盡職守、作風優良”的“24字期望”。
而《關于加強發審委委員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也在制定之中,證監會以期用制度強化對發審委委員的監管。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監管套利”,創業板發審辦公室與負責主板發審的發行部,在發審標準方面建立了“暢通渠道”,以使同樣問題有同一處理標準。
而本報記者從多位保薦代表人處獲悉,創業板初審重點關注五方面:歷史沿革、公司財務、無形資產計算、收入確認、核心技術取得方式。這些涉及創新型企業特點的方面,或就是發審委對擬上市企業IPO審核的重點。
“24字期望”
“堅持原則、獨立審核、加強學習、提高水平、恪盡職守、作風優良”。
在召開創業板初審會的前一天,即9月10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相關領導召集全體35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進行了“集體談話”,會上該位領導鄭重提出了這“24字期望”,希望全體委員一定要客觀、公正、獨立地履行好職責。
這35名專業人士,作為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其審核理念、工作態度,都會對發行人、中介機構和投資者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對委員的專業培訓、職業道德警示一直是監管部門的重要工作。
“創業板發審辦的工作人員也全部參加了這次會議,算是集中培訓。”一位參會人士說,“主要內容是下一步對發審委委員的監督和制約機制做介紹,領導對全體委員提出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