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岳本來是東方證券報中小板的項目,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沒成,轉給了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這次讓中信撿了便宜。”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在2008年7月14日證監會第101次發審會上,神州泰岳的IPO申請未獲通過。
為了避免出現“監管套利”,創業板發審辦公室與主管主板企業發審的發行部在發審、發行標準方面溝通渠道始終保持了暢通,以使同樣問題有同一處理標準。
“主板和創業板如果對同樣的問題有不同標準,發行人就會看哪邊松,就把材料報哪邊。而這個暢通渠道會使監管套利沒有空間。”前述負責人解釋說。
另一方面,為使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和發審辦的預審員在審核理念和標準上能達成一致,證監會還專門組織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創業板相關法規的解讀、創業板審核程序制度介紹、創業板企業特色介紹,并請相關部委官員對科技企業的產業政策進行了介紹。培訓之后,創業板發審委委員還觀摩學習了主板發審委召開發審會的情形。
“除了創業板首發辦法里規定的特殊條件,創業板發行審核的方式和標準與主板保持一致。”前述負責人說。
發行審核五要點
隨著首批創業板IPO企業過會時間日益臨近,發審條件正成為關注焦點。
據前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創業板發行審核條件分為兩塊。一是在創業板的首發辦法里明確規定與主板不同的條件,“比如業績指標比主板有所降低,成長性指標有更高的要求;對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增加了一些要求;要求公司主要經營一種業務,與主板相比有一些強化和增加的要求。”
二是除此之外的條件和標準都與主板保持一致,比如符合《公司法》、《證券法》現有會計政策規定等。
一家保薦機構總結了目前收到的反饋意見,認為審核人員在初審階段重點關注五個方面的問題:歷史沿革、公司財務、無形資產計算、收入確認、核心技術取得方式。
一位保薦代表人認為,鑒于預審員和發審委委員“在審核理念和標準上的一致”,初審時關注的這些內容,將很有可能是發審會關注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