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的新地王--長風地塊中的7C地塊,去年曾因高價慘遭流標,而當時14000元/平方米的流標價格比現在的成交價要低8000多元/平方米。
9月11日,北京在創造了廣渠路、奧北、九棵樹等多個地王之后,綠城經過179輪的激烈競價,以12.42億元拿下通州區新華大街商業金融、辦公項目,在北京再造溢價幅度最高地王。與3.1667億元的起始價相比,溢價率為292%。成為近期北京溢價率最高的土地,樓面價達6961元/平米。
樓市每次地王的背后都是下一輪報復性下跌的開始。這種形勢非常像2007年的情況,
開始成交量逐月攀高,房價、地價也快速上漲。到年底樓市調整。地王就成了燙手的山芋。
二、房價上漲勢頭消弱,局部出現下跌,包括時段、區域和種類上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8月最后一周,北京樓市共有13個項目開盤入市,新增供應套數2646套,環比前一周上漲37.38%。而隨著供應量的增加,市場開盤均價也呈現出明顯的下落態勢——14500元/平方米的均價,環比跌幅達到24.52%。當然,新盤均價下降不是樓市均價下降,因為與上市樓盤的區位和結構分布有關。
也是樓市方向標的高但住宅市場則是實實在在地出現了打折優惠現象,目前,北京實際成交單價超2.5萬元/平米的高檔住宅共有64個,而開發商報價超2.5萬元/平米的豪宅則有90個之多,高檔住宅實際的成交價格占開發商報價的85%。
隨著近期樓市的“漲勢兇猛”,買房人熱情被澆滅了不少,一、二手房市場在8月的成交量整體下挫,價格也顯得有些“漲不動了”。進入9月,伴隨著秋季房展盛會的開幕,新盤大量涌入,此前有些淡出人們視線的特價房、打折房、大禮包、“買送”等,又逐漸開始現身于廣告當中,不少樓盤價格的優惠情況,也從“毫不動搖”變成了“有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