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藥集團宣布,即日起將在上海華氏大藥房旗下的300余家門店中銷售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磷酸奧司他韋(即羅氏“達菲”,商品名稱“奧爾菲”)。 同樣獲得原研藥廠商瑞士羅氏授權的,還有民營企業東陽光制藥,但后者目前只能進入政府采購。 爭奪零售與政府采購渠道的暗戰正酣。進入零售渠道是上藥試圖獲取更大市場份額的努力之一。此前國產達菲只能通過政府采購渠道獲得應用。 中國重癥病例的增多也增加了達菲的需求。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2日,重癥病例累計118例。而達菲是目前重癥病人必需的藥物。作為抗病毒藥物,達菲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的治療藥物之一。 隨著中國甲流防控策略從防擴散轉向重癥救治,抗甲流藥物企業獲取了巨大利潤。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保守估計每粒達菲可賺3元,上藥集團因此一個月可賺3000萬元。 還有更多的甲流藥物研制企業試圖進入。廣藥集團日前正式提出“強制許可”生產達菲的申請,尚待批準。 渠道戰 2005年,中國曾圍繞治療SARS特效藥——羅氏公司的達菲展開了生產授權的談判,最終瑞士羅氏選擇把達菲的生產許可授權于兩家中國公司——東陽光集團和上藥集團。前者為廣東民營企業,后者為上海國企。 根據當時的協議,兩家企業生產的達菲只能供應國家收儲和政府采購,羅氏制藥的原研產品則繼續在商業渠道銷售。 “現在可以進入商業渠道,是后期我們通過談判取得的,這是上藥集團面對疫情所做出的積極反應。”4日,上藥集團助理總裁葛劍秋對記者表示,區別于其他獲得授權提供國家儲備藥品的廠商,上藥集團是除瑞士羅氏以外唯一可在中國大陸進行“達菲”商業化運作(即向分銷商、醫院及零售藥店銷售)的企業。 這也意味著,從5日起,上海華氏大藥房的300多家門店均可以憑處方銷售達菲。這也是目前唯一進入商業渠道的國產達菲。此外,在上藥集團統一協調下,磷酸奧司他韋已經開始通過上醫股份分銷渠道全面推向醫院,主要鋪貨在重點地區的三甲醫院。 記者了解到,上藥版達菲一盒2粒,售價40元,一個療程需要5盒,也就是200元。 事實上,在2005年獲得授權后,上藥集團并未大規模啟動達菲的生產,直至此次疫情爆發。今年年初,在全球性的抗甲型H1N1流感形勢下,上藥集團重新恢復生產磷酸奧司他韋。8月,上藥集團參與承擔了磷酸奧司他韋的中央醫藥儲備任務。截至10月17日,上藥集團所屬的三維制藥有限公司已經順利完成100萬人份即1000萬粒磷酸奧司他韋國家儲備任務。 “今后公司會在盡力滿足政府采購的前提下,大力向醫院和零售藥店提供國產達菲,必要時將添置生產設施以擴大產能。”葛劍秋表示,三維制藥目前滿產的生產能力是月產1000萬粒100萬人份以上磷酸奧司他韋,并正在挖掘潛力以進一步提高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