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件以次充好,這也是不良維修站“燒客”的一種做法。眾所周知,配件有正廠件、副廠件之分,這就像手機里有行貨和水貨之別一樣,業內叫的正廠件,就是指汽車廠家指定配件廠生產的零配件,一般通過廠家指定的渠道銷售,例如4S店或指定零配件銷售商。這些配件采用了原廠包裝,一般在包裝上有“某品牌專用”等字樣,或者打上了這個廠家的LOGO。而副廠件則一般指汽車廠家指定配件商生產有富余產品,而流通到市場上;或者由正規的零部件廠商生產,但未經過汽車廠家授權銷售的配件。一般而言,這類部件都有零部件生產企業自己的企業品牌標識,例如某某牌濾清器等等,他們均供應指定的車型。雖然未得到廠家授權,但是這類部件同樣由正規廠家生產,質量有保障。而還有一類配件則是假冒偽劣產品,但是可能被配件經銷商扣上“副廠件”的帽子銷售,或者干脆直接冒充正廠件。這些假冒配件通常都有原廠LOGO,甚至直接用原廠零部件的包裝,有的只從外表看跟原廠件一模一樣。內行人都很難辨認清楚,更別說普通消費者能清楚分辨了。
“汽修廠用副廠件或者假冒配件替代正廠件,那是因為成本低。打個比方說汽車前燈,某緊湊車型的原廠配件400多元,汽修廠用幾十元的假冒配件代替正廠件安上去,還是賣400多元,中間的差價就進了自己腰包。”自營汽修廠的馮剛告訴記者:“假冒的零配件給汽車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一般的位置上用了副廠件,可能沒有多大問題;然而如果遇到了質量很差的假冒偽劣配件,輕的損壞機器,重的話部分機器報廢。好多假配件磨損快、壽命短;密封件不密封、漏油;活塞質量差,造成拉缸、燒機油;尤其剎車系統用了假貨,特別容易發生車毀人亡的惡性事故。”
“目前配件的流通渠道很多。即使是廠家控制得很嚴的4S店,也不排除其在外面拿配件的可能,其中也可能包括副廠件等。”一位在4S店從業多年的配件管理員告訴記者,“一些品牌宣稱除了4S站之外,車主無法買到原廠正規配件的宣傳也不一定真有其事,其實不少4S店也會銷售零部件給非汽車廠家指定的特約維修站。”配件管理員向輝告訴記者,其實最希望嚴格控制配件流通的是汽車廠家,一是可以保證維修質量,二是可以維持自己的高額利潤。“一個雨刮器刮片,從配件生產商出貨,可能只需要幾元錢,而廠家指定產品,也就是原廠件提供給4S店則是幾十元,而4S店賣給消費者,還要賺取20~30%的利潤。層層加價,自然導致了配件價格高。”向輝告訴記者,廠家對配件的定價也很有技巧,像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剎車片等常用配件一般的利潤率就較低,而不常使用的部件,例如車身覆蓋件等,則利潤就會相對較高。而這些部件通常是事故車輛維修所需,一般由保險公司賠付,車主很少去追究。
而沒有汽車生產廠LOGO,但是同樣是配件制造廠生產的副廠件價格就相對便宜很多,這讓很多車主甚至4S店也喜歡使用。但是如果因為使用副廠件導致車輛質量問題,或者引發維修質量糾紛,汽車廠家則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防忽悠建議
如果事關安全或者保障車輛正常運行的關鍵零部件,一定要堅持使用正廠部件,即使出保,也應當優先使用正廠部件,因為正廠部件通過廠家認可,而且汽車制造廠和指定特約維修站為其提供質保。在車輛出保之后,車主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考慮使用品牌好、信譽好的零部件制造廠生產的替代產品,例如著名零部件供應商生產的零部件,還有大的石化產品供應商提供的機油等。這些配件和養護用品可能比正廠件質量要求還高,但是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在正規渠道購買。而車主一定要遠離假冒偽劣配件,注意比對其與原車拆下來的部件的比對,在4S店和正規的配件供應商處購買配件更有保障,并且記得索要發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