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一旦收稅,網上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小賣家就會完全沒有生存空間。這個也確實沒有辦法,電子商務的道路只可能是一直在前進,不會后退的!”這個言辭顯得有點慷慨激昂的帖子,迅速引來了大量跟帖。
預測:網店收稅至少要兩三年后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指出:“隨著網上開店實名制和備案的實施,為政府相關部門以后征收營業稅、工商管理費以及下發網店營業執照埋下了伏筆。但是隨著注冊和監控的嚴格,必將導致網絡購物成本的上升,也將導致網購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到現在,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之路已經走過近20年。特別是在2000年以來的10年間,由于網店經營門檻低、啟動資金少、運作靈活,創業風險相對較低,而且減去了中間環節和收稅這些成本,造成網絡銷售商品價格可以比實體店便宜很多 這正是買賣雙方都充滿熱情,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Cye.com.cn迅速膨脹的優勢所在。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9年12月,我國電子商務網站總量已達1.75萬家,預計2010年電子商務網站總量將超過2.5萬家。咨詢機構易觀國際發布的《2010年第1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第1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59.7億元,環比增長18.7%,同比增長101.7%。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產業的扶持力度,但我認為,沒有一個產業傾斜優惠政策能超過10年。因此,電子商務產業的免稅政策,應該到頭了,這是現實。”呂伯望認為,國家過去之所以對電子商務實行免稅政策,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想鼓勵和扶持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另一個原因則是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型的商務模式,要征收稅費的方法特殊而復雜,并不容易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產業的發展。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我認為收稅是一個必然趨勢,但是又不可能馬上開展。”呂伯望認為,對于電子商務產業來說,最容易征收的就是增值稅,但是出于其本身的經營特點,并非“生意做得大利潤就高”,對于很多通過低價參與市場競爭,謀求薄利多銷的網商來說,他的毛利是很薄的。“因此,我個人認為,對于網店商戶來說,更適宜的是征收個人所得稅。”
“總的來說,國家即使要對網店征稅,也必須謹慎,我們期望能采取和對實體店不一樣的征收方法,至少要靈活對待。”呂伯望提出,網店的存在,給目前很多弱勢群體以及收入低下階層都提供了一個就業機會,如果因為稅收壓力而把他們逼出這個產業,“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了,不得不進行考慮。”
“收稅起碼要兩三年后吧,我認為在一兩年內,能把監管體系搭起來就不錯了。”易觀國際研究電子商務的分析師陳壽送向本報記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