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實名制”是今年中國網游產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匯,然而從8月1日正式開始實行到現在,可以算是“無疾而終”。其實無論是對于業界還是對于玩家,實名制本身并未遭到反對,而如何在實行實名制的同時保護用戶隱私、有效打擊網絡游戲犯罪才是實名制能否讓業內認同的關鍵因素。近日,一種新的實名制應用模式“電子身份證(EID)”低調誕生,并開始小范圍試點,讓業界對于名副其實的“實名制”有了更多期待。
“實名制”引入“電子身份證” 12月3日,首個與網絡實名制密切相關的“身份管理(IDM)技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工作委員會發起召開,出席和參加本次會議的單位包括國務院新聞辦、國家信息化辦公室,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相關司局,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及部分網絡企業代表。
會上,一種全新的實名制方式“電子身份證(EID)”宣布誕生。“電子身份證”的開發方北京聚寶網絡CEO于任遠表示,明年春節前后電子身份證系統將正式推出,先在北京、上海兩地試點,通過市場化運作全面接入網游虛擬交易平臺和網游運營平臺。
“電子身份證完全不同于之前所實施的實名制,”北京聚寶網絡的標準專家石豐向記者解釋道,原來所實行的實名制有兩個弊端,首先是增加了網游運營商的負擔和成本;其次是加重了用戶對個人信息容易遭到泄露的擔憂。而即將進入實用階段的“電子身份證”采用的是“前臺匿名、后臺實名”的原則,只要用戶注冊以后,無論是網游賬號注冊,還是網游虛擬交易,只需要在相應的安全端口輸入自己的電子身份證號,驗證通過就可以進行相關操作;而對于網游運營商來說,他們不需要自己建立龐大的實名檢測系統,只需要在網游登錄、注冊服務時接入“電子身份證”系統,根據電子身份證系統驗證的結果做出相應的反應。“用戶的信息不經過網絡運營商,而網絡運營商不需要直接接觸用戶信息,兩全其美。”石豐說道。
作為此次設計電子身份證系統的參與者,石豐表示,此次項目是公安部委托開發的,日后進入正式實用階段以后,所有用戶的電子身份證數據將全部由國家相關部門統一保存。而電子身份證將對網游中普遍存在的欺詐、盜號等行為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
“電子身份證”成國際化趨勢 目前電子身份證已經進入試用階段,石豐介紹,該系統已接入國內最大的網游虛擬物品交易平臺5173,在此平臺上的所有賣家均要通過EID系統的實名認證,買家可自主選擇是否通過實名認證。但當發生交易糾紛或買家需要一些包括交易保險在內的附加服務時,則必須通過實名認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