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自市消協3月1日啟動“霸王條款征集活動”開展以來,截至3月10日,消協已收到“疑似霸王條款”152條,消費者反映最強烈的是此前消協認定為不合法的“電話卡余額過期不退”。
據了解,市民的舉報內容非常廣泛,涉及電信、裝修、中介房屋買賣、租賃合同、開發商售房、快遞、物業服務等,共20個領域問題。市消協根據市民檢舉數量排隊后,位居前三位的“霸王條款”分別來自電信資費、銀行收費和手機售后問題。
市消協副秘書長屈建輝告訴記者,電話卡余額過期不退,已成為消費領域中侵害消費者權益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侵吞過期電話卡內的余額構成了電信企業的“不當得利”。市消協專家委員會律師邱寶昌表示,電話卡到期作廢或余額不退,違反了我國《合同法》第40條、《消法》第24條相關規定,從法律角度講,用戶卡內的余額都是屬于用戶的。電信企業沒收電話卡余額違反法律規定,必須盡快改正。
據了解,很多消費者認為,“電信企業居于壟斷地位,買方和賣方處于不平等位置,消費者是被迫接受這樣的要求。”而業內專家提出,如果把余額歸還消費者,對移動和聯通等公司的盈利并沒有太多影響。目前,解決此問題有三種思路:余額返還;電話卡不約定使用期限;預付費式電話卡多打折扣,或者可以在多領域使用等。
此外,消費者認為銀行收費問題涉嫌霸王條款也較多。而針對手機售后服務,消費者最不滿的條款是:一旦手機出現質量問題,商家都要求消費者先出具質檢報告,才允許退換貨。這一流程不僅耗時長、手續繁瑣,手機價值也迅速被“折舊”。
“我們將于近期召開專家論證會,對電信等領域收集到的霸王條款進行點評、認定,并對確定的霸王條款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建議,敦促改正。”市消協負責人表示,消協將首次聯手工商執法人員,推進消費領域霸王條款的清理。
相關鏈接
霸王條款10大領域最集中
1、電信資費問題
2、銀行收費問題
3、手機售后問題
4、中介房屋買賣、租賃合同、開發商售房問題
5、代金券、禮券、購物卡、交通卡問題
6、預付費消費卡問題
7、娛樂、消費場所禁止自帶酒水、飲料、食物問題
8、汽車訂購、售后服務問題
9、有線電視安裝、使用、收費問題
10、寬帶網絡、保險條款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