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家具高端品牌代理公司達芬奇公司,部分產品非意大利制造,原料非名貴木材。
如果不是《每周質量報告》引爆了達芬奇的“造假門”,人們至今還沉迷在這個天價“洋品牌”編造的奢侈謊言里。
一場戮力同心的達芬奇打假戰正在全國打響,北上廣等多地工商、海關發起針對達芬奇的立案調查。在北京,首例消費者訴達芬奇案已進入庭審階段,在上海,多位消費者提出針對達芬奇的投訴和咨詢。
金碧輝煌的畫皮一層層揭開,這下面,是一家僅成立13年就已資產過億,利潤遠超同行的企業。如果沒有“造假門”,他們的近期目標,是準備上市,而不是忙于為自己辯白。
他們是如何走到了今天?用什么樣的盈利模式?在過去的13年中,達芬奇為何能逃避所有監管暢行無阻?業內人士的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提示,“達芬奇實際處于監管真空狀態”。
【發家史】
客戶鎖定有錢人、成功海歸、使領館
7月20日,上海延安西路,達芬奇家居專賣店。店內偶見人影,各種豪華家具卻依然醒目。
這家風光無限的公司,在外界看來卻顯得神秘。
進中國:明確走高端路線
達芬奇家居的創始人是新加坡籍華人潘東尼和他的妻子潘莊秀華,潘東尼1994年在新加坡以達芬奇家居的名義開設了第一家店鋪,與此同時,達芬奇集團建立。
1998年,達芬奇在中國內地的首家門店在上海開張營業,潘莊秀華稱,“不管這個店能不能賺錢,只是希望讓去世的祖母,在世的爸爸媽媽看到他的女兒,能夠在中國開店。希望全世界為中國驕傲。”
其實,初到中國,達芬奇目的就非常明確。一位家具業內人士參加了達芬奇第一家店的開業儀式。他回憶,達芬奇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客戶只針對三種人:有錢人、成功海歸人士、外國使領館,走高端路線。當時還捐助了80萬設計基金給上海一所重點大學。
工商資料顯示,達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達芬奇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于2000年在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建立。注冊資本30萬美元。“注冊資本當時折合人民幣也就200多萬,是個很小的公司。”一位律師稱。
發展:跟國際奢侈品牌綁定
達芬奇的發展頗具特色。知情人士稱,達芬奇總是將自己品牌跟代理的那些國際奢侈品牌緊緊捆綁在一起。他們經常辦家居展會,多為虹橋、古北等外國人聚集的地方。“辦一次展會沒有千萬下不來。如此大手筆的家居代理商國內沒幾個。”
達芬奇還會經常邀請一些頂級奢侈品牌創始人訪問中國。一次,他們邀請了意大利Cerruti1881創始人Nino Cerruti。
Nino Cerruti稱,“在推廣這個品牌的時候,希望有一家能夠把握住中國高端家居市場動向的公司來做推廣。當我了解到達芬奇在家居行業的地位后,毅然決定與達芬奇合作。”
“這正是達芬奇公司的訣竅,這個品牌開始并沒多大價值,因為與眾多奢侈品牌捆綁在一起,才逐漸打出名氣。”這位知情人稱,“2000年時,中國人對家具并無太多概念。達芬奇當時的經營模式比較特別。拋棄了進駐賣場的形式,單獨開店。這在當時非常少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