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于都市里的奧特萊斯,專門給高星酒店‘掃尾貨’。”任鑫表示,他原本以為,自己的模式與傳統酒店預訂平臺商根本不沖突,不會受到來自攜程的打壓。但公司產品上線僅過了幾天,就有合作的酒店因被攜程下線而中斷了與他們的合作。到10月中旬,類似反饋信息愈發頻繁。“自己一度就想轉行不做了。”任鑫說。
攜程通過封殺手段,打壓同行企業的做法已非首次。2010年4月,上海世博會唯一訂房業務承辦方匯通天下,即已發出《致媒體公開信》,指責攜程通過壟斷地位阻撓同行和酒店為世博參觀者提供優惠房價。而2009年3月,酒店連鎖企業格林豪泰公開指責“以壟斷地位擠占酒店利潤”,二者甚至為此對簿公堂。
有遭封殺的酒店人士透露,與以往的不同之處是,攜程此番多是先直接將相關酒店下線屏蔽,等待酒店發現異常后主動上門“求解釋”。以往攜程在封殺酒店時,多半會發出一個傳真,解釋對方被封殺的原因,但這一次的溝通,僅僅局限在電話里。該人士認為,這也是攜程之前多次封殺上游事件被曝光而倍感壓力,采取了一種盡少保留證據的做法。
數次因“封殺”陷入風口浪尖的攜程給記者回應稱:攜程旅行網沒有且沒有必要對任何酒店下達所謂“封殺的命令”,酒店的運營策略由酒店自身決定。
攜程模式的危機
“攜程這艘在線預訂業航母的橫空出世,與他們的創新思維有關,但他們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為創新所困。”某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攜程出現之前,提供酒店和機票預定服務的公司都是區域性的,分散的服務方式讓質量控制難以執行。攜程正是找到了這一產業縫隙,并將他與互聯網結合,才獲得今天的成功。
如今,攜程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高度規模化,以技術、體系和理念為支撐的服務流程,更在于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搭建的“強大呼叫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
“在攜程所走的這條道上,已經不可能有企業超過它。”上述分析人士認為,但攜程面臨的困境恰恰在此,其在這條路上投入太大、走的太遠,在面對新模式時難免“船大掉頭難”。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過短短幾年的洗禮,攜程已經蛻變為一個在線預訂領域的“傳統公司”。該人士表示,比如說網絡時代的發展已經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權利,消費者行為也更偏向于主動地去搜索產品相關信息,進行比價等,從而使交易信息更加透明。而消費者這些新習慣,正在成為攜程的煩惱。
在注定“短兵相接”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上,攜程依舊拷貝了他們在PC時代的做法,將整個流程搬到了移動互聯網。“但手機平臺與電腦平臺的不同之處在于,手機用戶要求的互動性更強,信息除準確及時等特征外,還要求能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徐明表示,而這些,是目前攜程很難做到的。
徐明表示,或許攜程更大的危機,還在于它與上游的關系。無論是其與格林豪泰決裂,還是各家航空公司紛紛表態自建渠道,背后都反映出上游對愈發做大的平臺商的不滿。一旦平臺商的市場地位弱化,積累的矛盾便會激化。
“與國美的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攜程即使是在做大后,都沒有忘記對顧客消費體驗的把握。”徐明認為,這也是攜程領跑在線預訂行業多年僅剩的優勢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