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拋棄
眼下,光合作用的資金鏈卻已悄然斷裂。
日前,孫池無奈地表示,近三四年,書店的房租、水電等成本急劇上漲,光合作用的銷售卻連續4年下滑,今年更是下滑了40%。這導致光合作用的資金問題突出,拖欠了不少供應商的款項,而她正在香港跟投資方商談一筆融資方案。
“光合書店并未逃脫全球實體書店快速萎縮的命運!甭方鸩ㄍ嘎,盡管近幾年圖書價格不斷上漲,圖書零售量的增幅達5%左右,但書店的人工和房租兩大最主要成本達到50%以上,光合作用作為一家民營書店,其無法像新華書店一樣自購物業,更是遭受到這種成本壓力。
而針對業界質疑光合作用的擴張速度過快問題,路金波認為光合作用必須走擴張之路。“連鎖企業必須靠規模贏得市場,且只有規模足夠大,才能均攤管理成本和采購成本!辈贿^遺憾的是,光合作用是民營性質,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或其他融資渠道的青睞,其自身又缺乏足夠的資本進行擴張。
同時,傳統電子商務的沖擊還在快速分流實體書店的市場。路金波舉例,其所在的出版公司是全國大型的出版社之一,從2008年以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圖書年均增幅達100%,目前,電商渠道在出版社總體的市場占比從以往的不到5%,增長到35%以上。
而如今,除了亞馬遜中國、當當等圖書網站外,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傳統電商已正式跨進圖書銷售行業。在資本市場,傳統電商還備受青睞,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先后獲得大量注資。光合作用也許注定陷入“死局”。
轉型之難
除了行業沖擊的外因外,光合作用的管理體制似乎也并不盡如人意。
該公司一曾在北京分店工作過的員工在網上透露,書店通過本周銷售排行榜的方式引導顧客閱讀,但在排行榜的制作方式上卻并無任何數據依據。員工根據自己的選擇,隨性挑選后交給店長,店長再根據各自的喜好隨意增減。此外,公司的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圖書經常被盜,員工偷竊書款等現象很嚴重!北緢笥痛耸孪驅O池求證,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而咖啡館作為書店另一主營業務,似乎對業績的貢獻也不大。一業內人士透露,光合作用的咖啡每杯售價約15元,但其口感一般,咖啡一般作為顧客買書后的贈券,能獲得的實際盈利忽略不計。且在光合作用店內,許多顧客只是買杯咖啡就坐一整天,卻并不購買圖書或其他產品,“有人氣沒有業績,書店變身年輕人聚會的場所!
盡管如此,走混業經營路線仍被業內視為未來傳統實體書店轉型最有效的方式。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必須要找到與圖書或文化關聯性較強的產品混搭銷售,這種多元化才能增強顧客的黏性。
不過路金波告訴記者,目前,全球范圍內,實體書店轉型成功的案例不算多,其所見到的只有中國臺灣誠品書店,和美國部分實體書店同時通過網絡銷售電子書。“誠品書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臺灣人的讀書閱讀率高,且其核心買書人大都是年輕人,但在中國大陸,買書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且國人的閱讀率已降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10左右。只有中國人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提高后,實體書店的命運才可能有所改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