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體育用品行業的低迷已經向下游傳導。
日前,寶勝國際表示,預測今年中期業績將會虧損,受此影響公司昨日股價下跌近兩成,報收0.68港元。同時,百麗國際也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體育用品業務板塊的同店銷售下滑2.4%。寶勝國際與百麗國際兩家體育用品銷售渠道商,占國內零售渠道資源近70%,極具代表性。
獨立分析人士馬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的五年里,中國體育用品市場規模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成長,一度被稱為朝陽產業,各大體育用品企業掌門人的名字亦頻現于各大富豪榜。”然而從去年開始,體育用品行業的問題首先在品牌商處爆發。
“庫存的問題其實就是體育用品行業增速下滑最直接的體現。”一位安踏內部人士表示。
“打折促銷是最直接的促銷手段。”一位安踏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去年原材料成本等不斷上升,再加上為了去庫存而大打價格折扣戰,“今年日子并不好過。”
折扣率之所以提高在于庫存積壓嚴重,馬崗指出,今年市場上的體育運動品牌均開展了價格戰。
如今,下游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眼下體育用品渠道數量已經接近增長極限,體育用品業需要從品類突破,單店提升方面突破來帶動增長。”馬崗認為,粗放式的增長“天花板”已經來臨,無論對于上游的品牌還是下游的零售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