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了13.08%。而10余年間滬深兩市因連續虧損而被迫“退場”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
如果不落實退市制度,股市就會被大量的垃圾公司所充斥,并最終變成一個垃圾場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周五公布的《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給股市帶來震動。受退市風險驟然加大沖擊,本周首個交易日創業板出現逾5%的暴跌,并對滬深主板市場形成拖累,上證綜指未能守住2400點。
專家普遍分析認為,將于5月1日起實施的創業板退市制度,不但將重挫垃圾股的爆炒與豪賭,而且對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嚴厲退市標準,杜絕以非經常收益調節利潤規避退市
其實,早在今年2月24日,深交所就頒布了《關于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本次修訂《創業板上市規則》,主要是將《方案》內容落實到《創業板上市規則》的具體條款,主要包括創業板退市標準體系等6個方面。
《規則》豐富了創業板退市標準體系。在暫停上市情形的規定中,將原“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改為“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當年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新增“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一年年末凈資產為負”的情形;在終止上市情形的規定中,新增“公司最近三十六個月內累計受到本所三次公開譴責”、“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每股面值”和“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錯或者虛假記載,對以前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調整,導致最近兩年年末凈資產為負”。
在制定嚴厲退市標準的同時,《規則》還完善了暫停上市的公司恢復上市的審核標準。第一,新增一條“暫停上市公司申請恢復上市的條件”,要求公司在暫停上市期間主營業務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并具有可持續的盈利能力。第二,針對公司以補充材料為由,拖延時間維持上市地位并重組的情況,對申請恢復上市過程中公司補充材料的期限作出明確限制。第三,明確因連續3年虧損或追溯調整導致連續3年虧損而暫停上市的公司,應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孰低作為恢復上市的盈利判斷依據,杜絕以非經常收益調節利潤規避退市。第四,明確因連續3年虧損和因年末凈資產為負而暫停上市的公司,在暫停上市后披露的年度報告必須經注冊會計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才可以提出恢復上市的申請。
此外,《規則》還明確了財務報告明顯違反會計準則又不予以糾正的公司將快速退市,強化了退市風險信息披露規定,增加了退市整理期的相關規定,明確了創業板公司退市后統一平移到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優勝劣汰功能“失靈”,“不死”神話扭曲市場定價功能
優勝劣汰功能的“失靈”,絕非創業板才有的痛。
有數據顯示,過去3年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了13.08%。而A股市場誕生21年來,卻鮮有上市公司退市。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終止上市后,10余年間滬深兩市因連續虧損而被迫“退場”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按照目前兩市近2400家上市公司總數計算,比例僅為2%。
在新股快速擴容的同時,垃圾股“死不退市”儼然成為被默認的潛規則。此起彼伏的“重組游戲”屢屢推動績差股股價一飛沖天。在這一背景下,A股市場的定價功能及價格信號無可避免地被嚴重扭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