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醞釀"線上線下同價"。但擔心會整體拉低我們的商品毛利而沒有試行。通過這次的嘗試,毛利率降低了,銷量卻翻了4倍。”國美電器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線上商城與線下實體店商品實現“同價”,被認為是實體店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以前我們實體店和網上商城的關聯并不大,甚至在內部也是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體系,各賣各的貨,各定各的價,很少有沖突,也很少進行融合。”一位家電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坦言。
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稱,“蘇寧易購只是蘇寧的另一個渠道”,這意味著,這種獨立運作的體系已經開始從內部被打破。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現在開始,將逐步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市場份額有了,利潤才會有。”一位家電產業的資深觀察家認為,這是讓家電連鎖零售商決定與線上“拼價格”的最重要原因。一位家電廠商的負責人也曾表示,線上線下同價具備可操作性,對供應商來說也更有利。
不懼網絡比價 更重個性體驗
對于這場持續時間并不長久的電商大戰,被卷入的各方都用銷售量的瘋漲總結著自己的勝利。而更多的是,不少實體店開始規劃起自己的前程。
細心的消費者這兩天進入五星杭州文三路店可能會發現一個新現象:設立了網絡比價區。“我們就是對原來的3C體驗區做了小改動,消費者可以隨時上網,比較京東等網站和實體店的價格后再下單。”浙江五星電器企劃經理周卉告訴記者,這個區域就是這幾天才設立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網上線下貨比三家后再下單。“不少電器我們比網上更低。”
根據國美電器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共有4種消費類型。一種是追求時尚型,占到社會消費購買總值的20%;一種是追求高性價比的理性消費者,占到總值的23%;一種是價格敏感型占到總值的17%;剩下是隨機購買沖動人群。
“價格仍是最敏感的因素。”一位專家認為,京東和蘇寧、國美爭奪的,很大程度上是已經體驗的消費者。
“以前,像國美、蘇寧這樣的家電巨頭,幾乎一統家電銷售市場,但不同門店、區域的家電價格相差不小,廠家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盈利,而現在顯然已經不現實,消費者知道了簡便的比價方式,實體店仍要保持盈利,就增加個性化,增加體驗感,從而增加消費者選擇的種類。如同服裝一樣,盡管充分競爭,商家依然可以靠個性化款式賺錢。”一位業內人士分析。
就目前看來,這場博弈,誰輸誰贏還沒個結論。“電商市場的競爭、電商與實體店的競爭必然長期存在。”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京東來說,它可能沒必要也無力阻止蘇寧、國美、五星等傳統渠道商的進入。同時,對蘇寧、國美等巨頭而言,他們近期目標已經實現,即成功在電子商務領域站穩腳跟,但要咄咄逼人,趕盡殺絕,同樣有心無力,因此,這場價格戰自然暫時偃旗息鼓了。而目前暫時的平靜,我們正可以看作是下一場商戰前的喘息之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