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費”幫助過關
不及格后才臨時塞錢,其實是比較愚笨的,一般的做法是在考試前統一上繳“保險費”。
近幾年,本報多名記者于不同時間在上海考駕照,均被教練建議為每場考試交100元、200元不等的“保險費”。
本報記者在武漢同樣有此經歷。當時,同期參加考試的學員,在教練的勸說下,每人交了500元“保險費”,但由于在駕校有熟人,記者只需交200元。不過,昨日記者試圖向有關教練求證,所謂“保險費”是否交到了考官手中,該教練矢口否認曾收過錢。
這是一筆沒有收據的交易。極低的透明度也給了教練從中克扣的空間。
據知情人士對上述在長沙考試的記者稱,每場考試之前,教練一般會暗示學員交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保險費”,以順利通過考試,而在2000元中,教練會留下400元,剩余的1600元則用于打點駕考中心的考官們。
據某一線城市一名駕校人士透露,據他估計,該市每年參加考試的學員中至少一半的人會上“保險”。以2011年該市55萬人拿到駕照、一份“保險費”200元推算,該市一年的駕考行賄額恐在1000萬元以上。
據知情人士稱,駕校通過車管部門提高通過率一般有兩種不正當途徑,除了針對性賄賂考官的“個體打點”之外,有的駕校也通過定期向車管部門送好處的辦法進行“集體打點”,其成本則通常包含在學費中。
駕校市場亂象叢生
這種全國人民都知道的“潛規則”,更危險的是掩蓋了駕駛培訓市場的混亂。
“學員交保險費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試時心里沒有底。很多駕校的培訓都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這與駕校的培訓質量有很大關系,很多學校收了培訓費后,關注的重點是盡快讓學員畢業通過考試,并不在意培訓質量。”據上述駕校人士稱,通過率是駕校對外宣傳的重要招牌,駕校通過率高就意味著駕校內部教練車運轉的速度快,也就意味著生意多。
此外,很多教練其實不是駕校的正規雇員,而是掛靠在駕校名下。
“自己要辦駕校很難。以前如果想申請機動車培訓機構資質,在硬件和軟件設施都達到交通部規定的條件外,還需要在城市交通管理局拿到許可證,再到工商局去登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車管所、城市交通管理局、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等機構蓋公章。”某一線城市一名駕校負責人告訴本報,該市車管所目前原則上不發放新的培訓資質。
一些人及公司在申報培訓資質無門的情況下,就找正規駕校掛靠,然后自己再“招兵買馬”培訓學員,以正規駕校的名義,安排學員參加交警部門組織的考試。
某一線城市駕校人士對本報稱,該市現有的194所駕校中,大約80%的教練車是掛靠車,有相當一部分駕校通過出售掛靠名額來賺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