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發生兩個故事,都是創業者的Idea被別人知道后拿去用了。
一個是打車應用的項目,相信很多人都在網絡上看到了,也鬧得沸沸揚揚,樂搭的CEO葉劍飛指責快的打車等打車應用抄襲他的Idea,導致他的項目失敗,葉同學憤怒之余,又是搜集證據起草律師函告對方,又是當街乞討搞行為藝術,還拍視頻滿世界傳播,希望得到大家的聲援,幫他一起和抄襲者做斗爭。
另外一個是X君,本來打算把PC端一個音樂相關的產品模式搬到移動端,并利用手里的資源商業化,結果Idea被某位投資人知道后提供給了自己投的項目,那個項目也是與音樂相關的,并且有幾千萬用戶基礎,只是一直未找到好的盈利模式,得到X君的Idea后頓時守得云開見月明了,X君得知后也很氣憤,但罵完人繼續埋頭去做他的產品了。
我寫這兩個故事并不想去評價誰做得對誰做得錯,也不想寫什么心靈雞湯鼓勵創業者抹干淚水埋頭苦干,在中國當下的互聯網環境中創業按照fenng(馮大輝)的話說就是暗黑森林。
“每個創新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與林間,輕輕撥開當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創新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抄襲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創新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的圖景。”
現實真的如此黑暗么?不好意思真是這樣,但是你能怎樣?你的一個Idea還沒成為產品或者還是半成品的時候,別人知道了去做了,不管最后做成還是沒做成和你沒半毛錢關系,因為你不是上帝,單憑一個Idea就能決定最終的結果。別人拿了你的Idea首先得變成產品,這個流程大致分為:需求分析->市場調研->可行性分析->預算經費->CYE產品規劃->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UI設計->交互設計->前后端開發->產品測試->發布上線,產品上線之后還要做市場推廣和產品運營,并且還要進行長期數據分析和產品優化,中間隨便那個環節沒做好都有可能導致失敗,即使全部都百分之百完成了還得看環境因素、用戶反應以及個人運氣。
說實在大多數產品并不是方向對了就一定成功,每一個產品都牽扯到太多的細節,不同的人做同一個產品會有不同的界面、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用戶體驗,抄襲者偷的Idea僅僅只是一點皮毛,但如果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僅僅是一個好的Idea,哪怕沒有人來抄襲你也未必就能取得成功,所以對創業者來說,低調的快速開發小步迭代,注重細節貼近用戶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去,比一個好的Idea更重要,并且這些永遠無法被人抄襲,看看那些現在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曾經也是創業者的他們,都是這樣一步步挺過來的。
最后想說寫這個文章并不是我支持抄襲,對于那些原封不動照搬照抄的產品我也深惡痛絕,特別是大互聯網公司抄襲創業者的更是喪失底線。但我相信,抄襲者永遠只能抄襲你的當下,無法抄襲你的未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