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也會被念成歪經
繼5月中旬國務院取消和下放的一批審批權中,“電力用戶直購電試點”的核準被取消后,緊接著推進大用戶直購電和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又被寫進了《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而這也是國務院最近4年來首次在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重點中提出這一方向。
然而,筆者從多地用電企業處了解到,盡管大用戶直購電的構想十分完美,但實際中許多試點被地方政府當做了地方扶持企業的一種手段,批給了當地重點扶持的企業,其中不乏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不僅無益于電力市場化的改革,更添助長產能過剩的擔憂。
省錢的直購電
所謂大用戶直購電,是指電廠和終端購電大用戶之間通過直接交易的形式協定購電量和購電價格,然后委托電網企業將協議電量由發電企業輸配終端購電大用戶,并另支付電網企業所承擔的輸配服務。
這種模式給了售購雙方充足的自主權而被認為是扭轉電力體制改革僵局的契機。
目前有遼寧、吉林、安徽、福建、廣東、江蘇6個省份正式獲得批復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工作。
“大用戶直購電的電費相對便宜,所以企業和地方都非常支持!比A能集團高級經濟師張安華對筆者表示。
事實也的確如此。例如去年江蘇省啟動直購電試點后,國信揚州電廠直接銷售給大洋船廠的電價為0.5 元/千瓦時,加上其他成本,綜合電價約為0.67 元/千瓦時。而此前大洋船廠的平均用電成本約為0.7 元/千瓦時。按合同截止到2013年2月份,船廠向電廠購買1億千瓦時的電量。按此用電量計算,大洋船廠就可節省300萬元。
而對于耗電大戶電解鋁來說,直購電更是省錢的“利器”。據了解,目前電力成本占電解鋁生產成本的40%以上,電價每提高1分錢,每噸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將提高145 元。
四川啟明星鋁業公司董事長周俊華曾表示:“通過直購電方式獲得的電價,相比于正常電價的優惠幅度在0.04 元/千瓦時左右,僅設在眉山的電解鋁廠每年用電就可節約近1.4 億元!
這部分錢是怎么省出來的?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助理、現代電力研究院副院長張粒子告訴筆者:“直購電的電價主要是電廠和電網兩方在讓利,電廠希望薄利多銷會多讓一些。電網的讓利則有限。這個低價是多方協調下的價格!
誰是大用戶?
然而,正是這個“省錢”和試點的現狀引發了業內對于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的擔憂。
“在試點中,我們發現這個試點基本上作為了政府對于當地企業的扶持手段。而什么樣的企業需要靠降低電價來扶持呢,當然是耗電量大的企業,如鋼鐵、鋁業等等!睆埩W痈嬖V筆者。
據了解,目前獲批大用戶直購電的企業中,鋁業、多晶硅、鋼鐵、水泥這些屢屢受垂青。
吉林碳素集團是吉林省冶金業四大支柱企業之一,2005年吉林炭素集團就獲得電監會批準直購電試點資格。吉林炭素集團的電價較以前降了0.06 元/千瓦時左右,降低了用電成本。據該公司2005年年報,該公司完成炭素制品總產量111,407噸,同比增長8.08%;石墨電極總產量93,207噸,同比增長12.73%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