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背后“軍火商”
利樂的包材銷售模式一直存在爭議。
“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利樂,就沒有如今國內乳業三強的競爭格局。”上海壹言商務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師湯志慶表示,2000年以后,國內乳業引來黃金發展期,而這時國內的包裝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利樂、國際紙業、康美包等少數的國外巨頭環伺著這塊市場。但為何最終是利樂獨大呢?
如伊利、蒙牛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利樂是功不可沒。在業內,利樂被形象地稱為常溫奶陣營背后的“軍火商”。中國乳業發展初期,現在的乳業巨頭還是初創企業,對于資金、技術和工藝有著強烈渴求。利樂此時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數千萬元的設備以低價甚至免費送給乳業公司,自己靠包裝材料賺錢,這種捆綁銷售令利樂在市場迅速擴張。
“在常溫奶最為黃金的時期,真正能制約到乳業公司擴張的因素只有兩個,一是奶源,二是利樂所能提供的產能!备邉︿h表示,利樂在國內乳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即使是利樂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對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利樂通過競爭獲得如此市場地位,本也無可厚非。更何況利樂在客戶面前,扮演的不僅僅是一個材料供應商的CYE角色,其還幫助客戶開發市場、教育消費者、進行市場營銷、開發新產品等。
但利樂的包材銷售模式一直存在爭議。上述利樂競爭對手表示,利樂在給客戶低價甚至贈送設備的同時,通常會要求其簽訂一份協議,注明客戶不得在未來若干年內購買第三方包材!斑@相當于鎖定了客戶長期的包裝耗材采購,從第一天開始就把競爭對手們排斥在門外。”該人士說,利樂“軍火商”的外號由此得來,“免費提供槍支,但彈藥必須從利樂采購!
湯志慶亦表示,如果說利樂在市場存在壟斷嫌疑的話,那么其設備不兼容其他廠商包材,可能會是最為嚴重的一項指責。據稱,利樂在自己的包材上都印有標識密碼,使用利樂灌裝機的生產線只有識別到這個標識密碼后才能工作,當客戶采用非利樂公司的產品時,灌裝機就停止工作。
對于上述壟斷指責,利樂方面表示,目前仍在積極配合工商總局的調查,待調查結論出爐后,公司再對調查結果進行回應。
調查利樂 誰在獲益?
10年前針對利樂的反壟斷舉報,多來自其在國內的一家競爭對手。
國家工商總局的公告顯示,近幾年多次接到針對利樂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反壟斷舉報,是其此次調查利樂的主要原因。牟曉燕表示,目前利樂尚未通過任何渠道去了解舉報單位的信息,“因為這對事態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10年前針對利樂的反壟斷舉報,多來自其在國內的一家競爭對手。當時該企業正值初創期,開拓市場時處處受利樂鉗制,其將掌握的行業信息反饋至國家工商總局,直接促成了北京大學經濟法研究所針對利樂調研報告的出爐。甚至《反壟斷法》的出臺,都有該企業的一份貢獻。
上述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期未舉報利樂!耙郧拔覀兊呐e報都是公開的,現在也沒必要瞞著。”
記者采訪獲悉,此番舉報利樂的,很可能來自利樂在中國乳業的中小客戶。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之前常溫奶黃金時期,乳企業績、利潤節節走高,乳企與利樂間的合作也屢成佳話。而如今隨著鮮奶和酸奶市場的崛起,常溫奶市場已經步入“負增長”的階段。常溫奶賣不出價格,利潤也在節節走低!跋掠味紱]利潤了,利樂作為上游供應商,也理應降降價才對。”上述人士說。
但利樂在對乳企的談判中,是處于絕對強勢的。質量與其相仿的,價格賣的比它貴。價格比它低的,技術和質量又跟不上。同時,利樂對于伊利和蒙牛這樣的戰略客戶,給出的價格是要比其他中小乳企低的,這也造成中小乳企在包裝成本上一直吃虧。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常溫奶乳企使用的包裝設備多是利樂的,更換設備的成本又讓乳企望而卻步。
“所以部分中小乳企希望通過向工商總局舉報,通過調查來倒逼利樂重回談判桌。”上述消息人士說,這些乳企的訴求,也就是希望利樂能夠在價格和服務上,做一些讓步。
同時,針對利樂的反壟斷調查,或將讓利樂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對手們獲益。尚普咨詢近期發布行業預測報告中指出,一旦工商總局裁定利樂濫用行為存在,利樂或將面臨高額罰款。這或許可以成為其他國內外包裝品特別是乳業、果汁業無菌包裝品行業崛起的一次機會。而在將來,在面對利樂“反壟斷”可能空出的市場份額時,如何獲得下游生產企業的信任將會是無菌包裝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