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趨于正常增長軌道,應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本文認為,2010年我國經濟運行已成功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沖擊,開始進入常規增長軌道,物價漲幅趨穩,預計全年經濟增長10%左右。預計2011年全年經濟增長可保持在9%左右,全年物價漲幅有望控制在4%以內。建議2011年財政、貨幣政策應逐步實現由應對危機型向常規型的平穩過渡,并保持相對穩定,要重新認識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課題負責人:劉世錦
■參加:侯云春 盧中原 蔣省三 韓俊
■報告執筆:劉世錦 余斌 李建偉 陳昌勝 張立群 方晉 楊建龍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物價漲幅趨穩,資產泡沫化風險降低,經濟增長逐季回調,但仍處于高位,經濟運行開始回歸正常增長軌道。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外部發展環境總體上略好于今年,國內投資、消費有望實現較快增長,預計一季度以后經濟增長將企穩回升,全年達到9%左右。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相對穩定的同時,應積極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中長期經濟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經濟運行開始回歸正常增長軌道
□今年以來,內需增長從政策推動向市場驅動轉變,投資增長動力實現市場接替,消費增長依然強勁,出口恢復快速增長,物價漲幅趨穩,資產價格泡沫化風險降低。
與應對金融危機初期相比,今年以來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形成了市場驅動的投資、消費和出口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良好格局。同時,物價漲幅出現趨穩跡象,資產泡沫化風險降低,經濟運行從應對危機的特殊狀態向正常增長軌道的轉變有了重要進展。
(一)內需增長從政策推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投資增長動力實現市場接替。2009年我國經濟能迅速扭轉增速下滑勢頭,主要得益于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其中,政府主導的投資快速擴張發揮了關鍵作用。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逐步下降,市場驅動的投資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在今年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中,政府預算內資金和國有企業投資僅增長11.5%和20.33%,而去年同期則高達82.7%和49.72%;內資企業中非國有企業投資增長29.63%,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5%);主要依靠市場驅動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6.7%,遠遠高于去年同期12.5%的增速。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8%,主要來源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民間投資的高速增長。
消費增長依然強勁。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我國政府實施的諸多刺激消費的政策效果顯著。在汽車、家電、家具、旅游等消費熱點的帶動下,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剔除商品零售價格因素之后實際增長16.9%,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今年以來,政策刺激力度和效應有所減弱,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性財政支出增速同比降幅較大,消費實際增長有所回落,但居民自主消費動力依然較強。2月份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穩定在15.2%左右的較高水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