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高鐵“給力” 中國速度再次震驚世界
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由中國南車集團研制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上午11時28分最高時速達到486.1公里。這是繼2010年9月28日滬杭高鐵試運行創下時速416.6公里之后,中國高鐵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時速486.1公里是噴氣飛機低速巡航的速度!“給力”的中國高鐵再度刷新世界鐵路運營速度紀錄,演繹“高鐵奇跡”。據鐵道部公布的數據,中國已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5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九、央企重組大潮未現
2010年12月22日,被稱為“中投二號”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至此,國資委既定的“到2010年底,中央企業減少到80-100家”目標并沒有實現。而此前有人所預計的“22家央企將‘打包’裝到國新公司的情景”未能出現,國資委管轄下央企數量仍有122家。在李榮融執掌國資委的7年里,他全力推進央企的兼并重組、主輔業剝離、做大做強主業,在他的任期內,原有的196家央企,被以各種方式兼并整合至123家。2010年初,中央企業非主業賓館酒店和房地產的分離重組工作全面展開。2010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似乎預示著央企重組進程全面提速。同月,王勇接替李榮融出任國資委主任,不久后,國資委理念發生轉變。王勇指出,央企重組的方向和目標不變,但具體進度“要服從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需要”,這就意味著央企重組的目標和方向不變,重組工作卻變得“任重道遠”,央企數量,并不是重組工作的決定性因素,而是要保證重組的質量和效果。
十、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向“穩健”
2010年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外界釋放出重要信息:我國貨幣政策將由此前的“適度寬松”調整為“穩健”。與過去兩年強調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同,此次會議提出,要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2008年9月份以來,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形勢,我國采取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降低經濟主體融資成本,有力的支持了中國經濟的復蘇。然而“適度寬松”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非常之舉”,隨著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回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應及時退出。其實,2010年央行從公開市場操作頻率加大到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再到兩次加息,貨幣政策轉型熱身已經開始,這也為貨幣政策轉“穩健”大戲的上演,埋下了伏筆,因此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向“穩健”只是“合理”的“意料之外”而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