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最近預訂同學會的這么多,我們本來打算元旦舉辦一個20年大學同學會,現在代辦公司已經排不過來了,可能要改期到春節了。”中國人民大學校友鄒先生在大學是班長,畢業后的同學會大都由他出面召集,“每次把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叫到一起,還要吃好住好玩好,耗費精力太大,聽說現在可以找人代辦同學會,那可省大事了,今年想嘗試一下。”他沒想到這生意現在這么紅火,還要排隊等時間。
公司業務可以外包,婚禮可以找代辦,喝酒了找代駕……如今連同學會也有代辦了。記者發現,一條由“同學會”引發的產業鏈已經逐漸形成,從十一黃金周開始,這項“業務”逐漸進入旺季,在元旦春節達到鼎盛,而最先發現這個商機的,竟然是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
校園商機
“視頻簡歷”創業并不順利
在鄒先生的指點下,記者打開了一個名為“同窗匯”的網站,通過這個網站,可以直接預訂代辦同學校友聚會,代辦公司負責聚會策劃、紀念冊制作、攝影攝像等一系列服務,“比我們自己辦的周到而且專業。”鄒先生表示。
記者聯系到了網站所屬的這家文化公司,公司的創辦者是幾名85后的年輕人,據稱,他們是北京首家專業的同學聚會服務機構。
公司負責人之一鄧江告訴記者:三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和同學陳明等幾個人合伙湊了50萬元資金,在海淀區知春路一個小區租下100多平方米的辦公 室決定創業,他們的主營業務是給找工作的大學生制作“視頻簡歷”,創意來自陳明在美國讀書的女友,這種生動活潑的視頻簡歷在國外應聘中已經非常普遍,但是 在國內嘗試的人不多,然而他們最初的創業并不順利。
校友聚會觸發金點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幾個同學回學校幫助老師組織了一次校友聚會,發現組織一次這樣的大規模聚會很不容易,瑣事繁雜,通常要有專人組織策劃。他們忽然想到,如果有人全程代辦這樣的校友聚會,應該會有市場,而北京目前還沒有專門代辦校友會的公司。
這個想法讓他們興奮不已,幾個年輕人以自己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了校園里蘊藏著更大的市場,而且是一個還未被別人開掘的金礦。他們很快改變了主營業務,全力推廣同學會。
鄧江告訴記者,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到各個論壇去宣傳,還跑到很多高校的校友辦去聯絡,忙了一個多月之后,他們終于接到了“第一筆大單”,幫北方工業大學舉辦畢業晚會。策劃活動、攝影工作、紀念品制作……他們全程包了下來。那天,公司的專職攝影師把一臺攝像機擺在了晚會現場的路口,給每個入場畢業生一個特寫鏡頭;鄧江提著一個定制的巨型蛋糕來到晚會現場……現場氣氛熱烈,活動組織得非常成功。
這次成功的同學會為他們在一些高校建立了口碑,不久,找他們的活兒接二連三地來了。
成功關鍵
八成組織者缺操辦經驗
鄧江告訴記者,他的另一位同學文能,2008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工業工程專 業,在校期間就開始代理同學會,比他們做得更早,目前業務已經覆蓋北京、上海等全國很多城市,號稱國內“同學聚會第一人”。他們有著基本相似的創業經歷, 當時文能還是一名大二學生,在經過市場調研后,他召集了幾位同學,開始承接校內的同學聚會相關服務,一個五一長假,文能的團隊收獲了近20單同學聚會業 務,盈利8萬余元。如今,他們已經代理了上千場同學會。
記者聯系到了在南京的 文能,他表示,同學聚會是個需求很大的市場。他們做過一個市場調查:面對10年、20年一次的同學聚會,80%的組織者并不具備操辦經驗;70%的組織者 都希望在保證聚會質量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節約聚會經費;60%的組織者因忙于工作,無充足時間和精力組織同學聚會,打理同學聚會過程中的各項繁瑣細節。 “這就給代理公司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間。”文能說。
新鮮的點子和創意是關鍵
鄧江告訴記者,他們目前已經逐漸摸索出一套組織同學會的標準流程——拿到名單之后向全國各地的同學發出邀請函,分別電話聯系;確定人數之后預訂酒店和餐飲地點,訂好旅游包車;設計禮品和文化衫等留作紀念;全程攝像攝影,最后制作成光盤發給每位同學。
而新鮮的點子和創意則是一次聚會成功的關鍵。“聚會內容老套,形式單調,就會失去吸引力。很多人不愿意參加同學聚會的原因之一就是:每次總是安排到飯店里吃一頓,聊一聊,或者是到KTV唱歌。時間一長,人們對這種形式感到厭倦了。”
文能的團隊曾經嘗試把“非誠勿擾”搬到了同學聚會,那是一場10年畢業聚會,有的同學已為人父母,有的同學還依舊單身,他們特意找了一位光頭的主持 人,工作人員為女同學準備好了小蘑菇燈做道具,為男生亮燈……而鄧江組織的高潮迭起的一次同學會是場“頒獎典禮”,主持人現場給同學們頒發“最佳風采 獎”、“賢妻良母獎”等,給聚會的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