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轉型亟需專業指導
“除了公司,從個人角度,我也需要一個轉型。”吳蓓琦告訴記者,作為女性,感性總是多過于理性。她記得某集團的CEO曾經說過:再不喜歡數字,走到管理層,一定要對數字敏感,要知道用數字支持管理決策。她現在很希望有一個會展業的業內人士給予指導,例如如何測算盈利模式,如何進行數據調研,如何管理,如何增進談判技巧,如何加強管理能力等等,都希望成功人士給搭搭脈。
報道
回音
創業導師為黃海鵬完善規劃
把免費試用做成典型
由于臨時有事,昨天本報的主人公―――開發路燈節能電子鎮流器的兩位大學生老總黃海鵬和侯可伽并沒有如約來到位于漢中路188號的上海青年創業服務平臺。“黃總你好。”電話連線在創業導師萬載魁的一聲稱呼中輕松開始,而討論的焦點依然在產品的營銷上。
公益性項目上還需繼續推廣
黃海鵬在電話里稱,目前產品的客戶中80%來自政府部門,只有20%來自企業。自己的團隊采取兩部并行的策略。首先對于政府這一塊,邀請權威機構對產品進行檢測,爭取進入中國節能產品名錄,這樣就可以被列入政府采購名錄。另一方面,瞄準企業這塊市場,包括工業園區、大學城、廠房這些有節能動力的目標客戶。
“這條路可以說走對了。”萬載魁說,一聽到這個項目,就認為很有發展前景,這符合相關的能源策略。所以關鍵問題還是在銷售上。黃海鵬這兩點思路很正確,另外再補充幾點,除了參加展會、跑目標客戶外,在公益性項目上還需要繼續推廣,不單單在文匯路上試用,還可以再擴展到大學校區、工業園區,雖然看上去是免費的,公司受到了損失,但是如果把免費試用做成了典型,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今后的收益將非常可觀。
“在銷售方式上應當講究技巧。”萬載魁提醒,和客戶談判時,可以先不談價格,首先和客戶交流購買了這個產品的節能量,用數據說話,詳細的數據更有說服力,讓客戶覺得,雖然購買價格稍貴,但是長期使用還是合算的。如果先談價格,也許客戶就從心里產生了抵觸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