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虎口碑網上海站上,筆者看到,和培訓相關的信息接近50000條。其中,語言類的相關培訓仍然是供需最為旺盛的,其中以英語類培訓最為熱門,其后是日語、韓語、法語,乃至以往很少有人感興趣的德語、西班牙語都有超過百條的培訓信息。一些教育類的學歷學位考試類的培訓、資格認證考試等也是當前培訓的熱門。
需求旺盛,但各類辦班機構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很激烈,紛紛以富有煽動力的廣告詞來招徠學生。比如:某培訓中心打出了成就IT人生夢想的口號,有的機構自封日語培訓界的“超級航母”,有的許諾“創奇跡”,直白的則干脆寫“助你高薪就業”。
還有一類培訓項目的方向是幫助大學生創業。近幾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畢業生各種渠道、各種形式自主創業。在現實的就業壓力和優惠政策面前,越來越多的Cye.com.cn大學生心動了,“給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的觀念讓一些正在就業關口上的大學生開始籌劃起了自己的創業大計。社會上也出現了針對大學生創業而開設的培訓班,傳授他們開店的經驗。在目前金融危機,各大企業經濟冷淡,甚至裁員的情況下,這種選擇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一專多能別成無專多能
某名牌大學歷史系的小劉只參加了兩個英語培訓班,她的目標是“四大”(即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聽前兩屆成功進入“四大”的師兄們說,“四大”招新人不拘一格,大學學的什么專業不重要,甚至最好財經方面專業是一張白紙,看重的是新人的思維能力、智商情商等,至于專業技能,公司會全方位培訓的,原來學過反而要花力氣扭轉過來。
“四大”是特例,大多數用人單位要求的還是專業對口,新員工經過短期培訓后就能勝任工作。但是,部分用人單位和大學生自己都感到困惑,明明是對口就業,大學里學的東西到了實際工作中卻用不上,還是要從頭學起。因此,一些企業不太愿意錄用應屆畢業生,招聘啟事中講明要有工作經驗,經濟低谷期更是想方設法削減新員工培訓費用。這種現狀,也是大學生熱衷于校外培訓的一個推動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