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遭遇經濟困難,導師該不該出資幫助他?”11月29日,在YBC(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第二屆創業導師論壇上,YBC執行總干事、全國導師委員會主席楊華東向導師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來自云南的創業導師阮鴻獻經驗豐富,他表示,不到萬不得已,自己不會借錢給創業者,“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要經受挫折,相信每一個導師在創業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挫折,創業青年也應該經歷這些,我們不應該讓他們感覺成功很簡單。”同時,阮鴻獻表示,自己會想其他辦法幫助創業青年,比如給他們做抵押,“我會觀察他們是不是在用心經營,如果非常用心地在做事業,我覺得賠一點兒也沒關系”。
在阮鴻獻看來,創業導師與創業青年之間是一種父子關系,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愿望,但家長又不該讓孩子一直在自己羽翼的保護下成長。來自陜西的創業導師陳劍紅認為,導師和創業者之間應該是朋友加伙伴的關系,因為教學相長,每個人都能在交流中獲得新的認識。
陳劍紅在指導創業青年時,會利用自己的資源盡力給創業青年提供商機。她所指導的創業青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創業項目就是雕塑。陳劍紅在和朋友聊天時得知西安某廣場正在做雕塑項目的招標時,立即推薦了自己指導的創業者。“他有了準入資質,中不中標就看個人的本領了。雖然最后在投標中得了第二,沒有中標,但參與大型項目的競標,大大提升了創業者的自信心。”陳劍紅也表示,導師不能替創業青年做主一切,路還是要青年人自己來走。
“我以前也參加過母親水窖、希望工程等公益活動,那些是幫助弱勢群體的公益活動,參加YBC不一樣,這次我們是在輔導有潛力的強勢群體,而不是在扶持弱勢群體。”來自北京的創業青年導師丁宏偉非常認可陳劍紅的觀點,他認為,在輔導青年創業時,創業導師要和創業青年分清楚誰是主體。他認為,創業青年才是主體,他們才是承擔責任的人,導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導師和創業者的交流中,也經常產生矛盾,丁宏偉就遇到過很多次。有一個創業者開了一家手工定制皮鞋的小店,開始營業非常順利,創業者還能夠堅持手工定制的模式,但一段時間之后,小店盈利下降,創業者發現隔壁專門賣鞋的鞋店生意不錯,于是就考慮放棄定制,轉為把鞋提前做好擺到店里出售。“我就幫他分析,賣鞋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所以必須找到自己的優勢,而他的優勢就是定制。”丁宏偉表示,導師要堅持己見,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觀點,但他不能命令創業者去做什么。
“導師不是要和創業者做生意伙伴,而是要做一個領路人,是師徒關系。”來自上海的創業導師李肖鳴說。2004年,李肖鳴拿到一個商品的總代理,曾經考慮過與YBC合作,找20個創業者來開店,李肖鳴既做他們的創業導師,又做供貨商,但經過考慮,李肖鳴放棄了這個想法,“作為商人,一定要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但YBC要的是青年創業成功率的最大化。導師要做的就是在創業青年遇到困難時,幫他爬起來,幫助他們少走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