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國今起哥本哈根博弈減排

12月5日,兩名青年在英國首都倫敦街頭參加游行。當日,數以萬計的英國民眾參加由綠色和平組織發起的游行活動,呼吁政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華社發
 正受到全球氣候升溫嚴重威脅馬爾代夫在水下召開內閣會議。新華社/路透
 由于全球變暖,太平洋島國圖瓦盧50年之后將可能沉入海中。東方IC供圖
澳大利亞南部海中水溫相對較暖,非常罕見地出現冰山。新華社/法新
玉龍雪山冰川近20年來消融量增加、冰舌后退、雪線上升。新華社發
熱點 氣候大會三大看點
底牌 “三股力量”各執一詞
融化的冰山,瀕臨死亡的北極熊,被淹沒的島嶼……這不只是電影《2012》中的場景,氣候變化已經成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今天,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聚首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商討《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之路。
美國的高調回歸、氣候領域主導權之爭、減排目標的討價還價……這背后的一切,讓談判的前景并不樂觀。分歧集中在哪兒?背后又是怎樣的利益博弈?在哥本哈根這座童話之城里,諸國能否拿出妥協和合作精神,拯救地球于變暖帶來的危機之中,以后的11天將至關重要。
熱點 氣候大會三大看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氣候變化正在推動世界走向低碳經濟的明天,已經有人將此次會議比作為世界經濟體系訂下框架的布雷頓森林會議。
首先,能否在哥本哈根達成一份新協議,毫無疑問是最大熱點。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為發達國家規定了到2012年的減排目標,這個時間點以后該怎么辦?由于在一系列預備會中各方分歧較大,許多人開始懷疑哥本哈根會議能否達成這樣一份協議。
其次,要不要繼續堅持《京都議定書》也將成了爭論熱點。《京都議定書》為發達國家規定了2008年到2012年的總量減排目標,而對發展中國家沒有作出強制的量化要求。為此,一些發達國家近來提出拋開《京都議定書》,另外簽署一份新協議,這個企圖遭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致反對。雙方在此前的曼谷會議和巴塞羅那會議中曾相持不下,哥本哈根會議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將廣受關注。
第三,眾多“重量級”領導人的出席,他們是否會作出新的表態,也是人們猜測最多的問題之一。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內,已經有幾十個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出席這次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