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形成正確的創業意識。創業意識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業活動能否得到家庭的認同。現在很多人仍持有“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并不太認同去企業工作,每年報考公務員的場面都非常火爆就是例證,他們認為創業是找不到工作的學生才去干的不體面的事。大學生要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形成“創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的意識。事實上,創業與就業一樣,都是實現人力資本價值的一種形式;從動態的角度,創業推動了產業演變與經濟結構升級,促進了經濟發展,比傳統的就業具有更大的價值。因而,從事創業活動是一件很高尚很光榮的事。
其次,要培養一定的創業能力。端正創業意識只是一個必要條件,大學生創業還需要培養較強的創業能力。所謂創業能力就是指成功創辦并經營一家企業的綜合能力,簡單地說,就是企業家才能創業。由于高校教學條件和學習時間的限制,要在大學期間成為一名企業家是不現實的;但接受高等教育所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卻給成為一名企業家奠定了潛在的基礎。大學生應抓住有限的寶貴學習時間,全面提升自身的創業能力。要掌握扎實的通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不僅要加強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的學習,還要強化計算機網絡、辦公自動化以及寫作能力的訓練。不僅要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的一般過程,還要了解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等基本的專業知識。要掌握較強的專用知識和技能。隨著經濟發展,行業日益細分,大學生最好結合本專業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或幾個有發展空間的創業方向,重點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以便真正創業時能夠做到游刃有余。
·營造一片沃土
盡管創業被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但目前大學生創業的宏觀環境并不寬松。要加快改革,為大學生創業營造一片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