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很多高校的創業教育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不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豐富、有效的養料。加強高校創業教育,是大勢所趨。要加快創業教育課程開發,并納入正常的教學體系之中。要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創業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針對目前創業教育師資缺乏而且主要是兼職的現狀,要加強師資培訓與整合,形成一支政治素質高、理論功底扎實,有一定實踐經歷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還要加快創業教育實驗設施建設,給大學生更多的模擬訓練的機會。
其次,加快高教管理體制改革。目前大學生就業率的統計口徑主要是以三方協議為準的,很多高校為了保證就業率目標,并不主張大學生去創業。要改變就業率統計口徑、將創業納入其中,一方面減少了高校給學生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創業的價值。同時,最好將統計截止時間推遲一點,給大學生一定的創業準備時間。
第三,改革人事制度。大學生創業的規模一般較小,沒有獨立的人事權,這樣,創業大學生的戶口和檔案落到何處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要推廣人事代理制度,將創業大學生的戶口和檔案統一管理,并賦予他們在社會福利、“五險一金”、求職、子女入學等方面同等的待遇,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最后,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由于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大學生創業具有較大的風險,很難直接從銀行獲得貸款。父母的資金支持會受到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政府應通過財政撥款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啟動資金的支持。
相信,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我國一定會迎來大學生創業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