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浙江省曾對省內的10所高校開展了一項聯合問卷,3200名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超過半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興趣濃厚。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結構層次的優化和就業觀念的更新,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催化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愿望不斷上升。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企業生存尚且面臨“過冬”的窘境,“脆弱”的大學生創業之路更為坎坷。
如今,大學生賣菜、賣豬肉、開面館、當“的哥”等創業形式頻見報端,但多以失敗的結局草草收場。
曾經紅極一時的“網上賣菜郎”姚聰美,短短幾個月,等記者再次登錄他們的網上菜場時,卻發現網頁已經改頭換面,變成了一個網絡游戲的服務網站!皠摌I失敗了。”姚聰美說!皠摌I項目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最大的錯誤就是我們沒有經驗,太過樂觀了,而且擴大經營的步伐太急切!币β斆赖倪@次創業以損失2萬元而告終。
大學生創業難,大學生難創業,這其中不僅需要政府政策開辟綠色通道,更需要高校多管齊下,解決學生創業的相關頑癥。
浙江對創業的政策“救贖”
近日,浙江省政府為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緩解畢業生就業難矛盾,印發《關于加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
《關于加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鼓勵該省高校和各市縣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支持畢業生開展網上創業,或以個體經營等靈活方式創業,并且給予一定的創業資金補助。對從事現代服務業及現代農業創業的,根據吸納大學生就業情況,政府還將給予專項創業補助。
杭州市市長蔡奇也專門開過大會,落實相關政策,安排大量資金,刺激高校畢業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創業的團隊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