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才開始,不少大學生就忍耐不住,紛紛開始了暑期創業實踐。除了擺地攤、做快餐等傳統的形式外,大學生暑期創業實踐還有什么新思路?廈門大學的路剛承接了廈門聯通公司主辦的新生宣傳手冊——校園黃頁,目前團隊組建已經完成,團隊成員即將走上街頭拉廣告。他的目的可不僅僅是為聯通打工賺點小錢那么簡單,“想通過這個項目鍛煉成員,打造出一支屬于自己的銷售團隊”。
“大學生們不再把創業實踐當作鍛煉口才和動手能力那么簡單。”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國際勞工組織KAB創業教育項目高級培訓師劉帆認為,在務實的暑期創業實踐中了解市場、鍛煉能力,從而培養行業發展的前瞻性,將短期創業實踐轉變為長期創業規劃的籌備,這是值得的。
持久創業的暑期備戰
路剛是廈門大學2009級研究生,兩年中幾次創業都不成功,總結經驗教訓,路剛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如今,他正在做一個匯集鋼琴、古箏等樂器的信息網站,為廣大樂器愛好者提供購買樂器、了解樂器的平臺。路剛說:“網站剛建起來,團隊也不成熟。承接校園黃頁主要是想鍛煉一下團隊成員,為咱們的大事業作準備”。
校園黃頁是為新生提供學校周邊商業信息的手冊,依靠商家打廣告賺錢,分為電子數碼產品、培訓考試、休閑娛樂和日常用品4個版塊,“最后每個人能夠賺三四千元。”不過路剛并不把賺錢當回事,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通過這次拉廣告鍛煉自己的銷售小組和宣傳小組,“我的公司很缺這類人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積累人脈,為融資打基礎。
利用暑期創業實踐打持久戰的,可不止路剛一個。廈門大學2008級本科生徐園園最近忙壞了。暑期正是他的網上二手書城收購“原材料”的好時候,“畢業的學長們有好多書都要賣,考完試,馬哲、思修、歷史等通用教材留著沒用,大家都賣了。”而這些二手書是下一屆學弟學妹們需要的。
徐園園的網上二手書城自去年創辦以來,在廈門大學已經有很高的知名度。“二手書便宜,一開學新生就會來搶購,不抓緊補貨就來不及了。”徐園園說:“暑期是拓展市場,收購二手書,宣傳二手書城的好時機。”
無論是鍛煉銷售團隊還是辦二手書城,在劉帆看來,利用暑假短暫的時間,鍛煉商業技能、了解行業特點都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實踐是必要的。他說,通過組建團隊做大公司的產品代理,這是一種很好地了解市場的方式,了解了市場,才能找準創業的方向和空間。
去社會體驗一下
不過,想要通過短短兩個月的暑期創業實踐,醞釀做成一個長期項目,并非易事。廈門大學高層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木志榮鼓勵同學們積極進行創業實踐,為以后創業作準備。他認為,創業更重要的是作準備,要實干而不是去憧憬,那是空想。
廈門大學2008級本科生陳忠陽暑期選擇去一家家居用品大賣場做產品策劃營銷,他每天晚上狂寫營銷方案,白天就去商鋪推銷產品,按照銷售業績提成。陳忠陽很喜歡這個行當,他在學校是移動電話充值卡的校園銷售代表,業績不錯,但他還是想多去社會上體驗一下,“檢驗一下自己有多少水”。他說,在學校做推銷,同學間也沒那么冷漠,你去搭訕一般都會成,而在校外“經常你還沒湊上去就遭到橫眉冷對”。去年他曾在校外一次展會上推銷蘇打水,感覺收獲很大,他假裝神秘地說:“推銷要做到潤物細無聲”。
“大學生暑期創業有濃厚的‘創收’的特點,它離真正的創業項目有較大的距離”。劉帆建議大學生利用暑假投身感興趣的行業,培養對行業的熟知度,增強理財能力、商業敏感性、創新能力。
“鍛煉自己是好事,但要注意不要陷入傳銷等違法者的陷阱。面對困難更要敢于接受,敢于承擔。”廈門大學就業指導科科長趙曉惠提醒同學們要作好心理準備,要查證企業是否正規,從事的工作是否違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