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將超過600萬,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和返鄉農民工一樣成為政府部門想方設法促進就業的特殊群體,我省各地也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不過,大學生創業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么簡單。調查數據顯示,廣東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1%,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大學畢業生創業難在哪兒?如何讓創業成功的把握更大?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記者蔡君彥文李文波圖
實例
大學生抱團,開起連鎖店
“我不打算再找工作了,想有點自己的事干。現在不是流行‘魔術熱’嗎?我打算開一家魔術道具店。”給從事魔術表演的男友幫忙幾個月后,閆果有了自己朦朧的創業計劃。
閆果是鄭州一家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從去年5月至今,她參加過的面試不下40次,僅有的兩次工作經歷,也在失望中收場。
第一份工作是到一家企業當“文員”,工作就是不停地打電話、拉客戶,一個月起早貪黑忙下來拿了700元工資。辭職兩個月后,她又應聘到一家健康信息咨詢公司,每天按照老板劃好的區域出去發傳單,或者在公司接電話,發傳單時常被人趕出來,業務也少得可憐,很快,她也不得不放棄了這份工作。
小閆說,好多崗位都跟業務掛鉤,差不多的單位競爭又太激烈,她連面試都沒通過,覺得特迷茫。后來,男友勸她跟著自己幫忙,漸漸地,她對魔術也有了興趣,有了開魔術道具店的念頭,現在,她已經進入具體考察階段。
和閆果遲來的創業決定不同,去年從河南教育學院管理系畢業的姜茵,剛走出校門就和同班3名男生一起創業。
昨日下午,在鄭州市圣菲城旁的“咱地里”超市內,仍是學生打扮的姜茵和雇的幾名工人一起忙著理貨、接待顧客,一點沒有老板的架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