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經》:我周圍許多35歲左右的朋友,他們在經過社會上近十年的摸爬滾打后,往往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始有了創業的想法,但常常會因為資金不足,風險過大而將想法一拖再拖,結果與成功失之交臂。您能否給他們一些建議呢?
吳娟:每個人的性格和特長是不同的,你可能是一個想法獨特善于創新的人,也可能是擅長交際喜歡挑戰的開拓者,或者你是一個協調能力強適合做副手的干將,不管你有著怎樣的特質,在35歲這個年齡你都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比較徹底的了解,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了!至于資金的問題,其實并不是關鍵。如果真的有了好的項目找別人融資也不是不可以的。
《錢經》:職場女性,尤其是現在許多大城市的女性多選擇在35歲之前結婚生育,而這段時間又正好是她們需要明確職業方向,進入職業上升通道的關鍵時期。很多職業女性會產生顧慮,擔心懷孕后公司極有可能不保留原有的位置,原本已經有所起色的工作不得不暫時擱置。有許多女性甚至為此而放棄了做母親的權利,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吳娟: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做母親,那是一輩子的事,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放棄這個權利。其實作為女性是完全可以將這件事情合理地協調好的!比如說,我們可以在生育前制定一個充電計劃,利用假期這段難得的時間重新回到校園或者利用其他的學習機會把自己的"油箱"再加滿一次。在假期里保持對市場和產品的了解,積極維持已經建立起來的人脈關系,工作的間斷是沒法避免的,但務必要確保"職業生涯"的連續性,做好自己生育以后再次工作的規劃。
而且有一點也是特別重要的,當一個女性成為母親后,她的母愛會很大程度地激發她的工作潛能。從這一點來看,選擇做母親實際上對事業的發展還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我想女性朋友只要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不斷地積累和提高本身素養和實戰能力,是完全可以協調好事業和婚姻的。35歲,是現代女性“時刻準備著”的起跑線,而不是知難而退的分水嶺。
“出名要趁早”
幾十年前張愛玲的一句話成為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人生信條,生活在各行各業未到30歲的成功者也屢見不鮮。
年齡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如果你覺得有足夠的能力,不需要因為年齡拘泥勇氣,成功要趁早,享受生活也要趁早。35歲是青春的后期,35歲以后是收獲的季節,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所以在35歲之前,你真的要做一些準備了!
35歲之前要做的十件事
第一,學會本行業所需要的一切知識并有所發展。已故零件大王布魯丹在他35歲時,已經成為零件行業的領袖,并且組建了年收入達千萬美元的海灣與西部工業公司。每個人在年輕時都可能有過徹夜不眠、刻苦攻讀,這在20歲甚或30歲都沒有問題,但到了35歲,就不應該再為學習基本技能而大傷腦筋了。35歲之前是一個人從事原始積累的階段,35歲之后就應該勃發了。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