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宣傳處處長王曉靜告訴記者,國家工商總局出臺“暫行辦法”后,已要求各地制定實施細則,北京市工商局最遲月底出臺。王曉靜說:“我們一直都在受理網店的工商注冊登記申請,但由于此前沒有具體管理辦法,只能參照對實體店的模式來管理,對提出申請的經營者要求必須具備經營場所,7月1日新規實施后這樣的要求可能被打破。”
網店“實名制”是否意味著征收稅費?
據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統計,54.3%的網民認為網店“實名制”是逐步實行網絡商品交易收稅的前奏。這會增加網店交易的運營成本,不利于網店的經營,不利于消費者廉價網購。
淘寶網店店主倩茹告訴記者:“我們花許多精力提高自己的級別和信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都是小本生意,解決了自己的就業,減輕了社會負擔,我們不怕進行登記,最害怕多收費、亂收費,現在很多地方一提加強監管就是收費。”
據互聯網權威統計機構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達到2630億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邱寶昌說:“網購的交易量逐年猛增,指望不被收稅是不可能的。為規范行業發展,相關部門應盡快明確稅率和征收辦法,按我國現有稅法,經營型企業在網上交易應繳17%的增值稅;如只是買進賣出的店家,繳納4%的增值稅,但我們建議相關部門大力扶持電子商務,對中小經營者優惠或減免稅費,以達到規范網絡交易、平衡各方利益的目的。”
記者多方聯系國家工商總局、稅務總局,相關部門對網絡交易的稅費問題始終未予明確表態。
有專家指出,具體執行的政策不明確,這當然讓網店事實上享有了免稅優惠,但同時也留下疑似偷逃稅款的困惑。2007年,淘寶網交易嬰兒用品的張某因偷稅被判刑,成為全國首例網店偷稅案。因此,鑒于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應有支持,政府部門應該早日明確具體的減免稅政策,讓網店經營者不留擔憂地健康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