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專家、體壇傳媒高級副總裁顏強講了一個故事:南非有一家航空公司,Kulula,2001年創立,屬于英航投資的廉價航空公司,有點像easyjet的意思——kulula在祖魯語中就有easily的意思。
世界杯來了,第一次來到非洲,kulula不可能不想搭便車。他們也只能搭便車,因為他們沒有成為FIFA合作伙伴、贊助商或者服務提供商的預算。于是這家充滿創意,有時候很有些惡搞的公司,開始了一些隨性的廣告推廣,例如我們是“theunofficialnationalcarrierofyou-know-what”。這句話好難翻譯,大概意思是:“我們是‘你知道那件大事’的非官方全國運輸商”。這句廣告口號蠻有趣吧!至少比北京奧運會時,一些商家在國內打出“08等你來”、“一起去北京”之類的廣告語有韻味吧!而且kulula強調了自己的“非官方”身份。
但一定要從市場營銷定義來分析的話,那么kulula的做法,就是“圍繞2010年世界杯創造一種非授權狀態下的推廣效益”——這種說辭可能太書面,在FIFA眼中,那廣告就是“隱性營銷”或者“狙擊營銷”。
因為kulua使用了南非國旗,使用了足球,使用了塑料的vuvuzela大喇叭,在FIFA的市場認定中,將這幾項東西合起來用,就是“隱性營銷”的實證。
雖然奧運會、世界杯的字眼,沒有也不可能被注冊為商標,但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等機構有相關規定,不僅非合作伙伴不可以使用版權商標logo,在賽事舉辦國則更加嚴格,比如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非合作伙伴在中國連“北京”、“08”、“奧運”等字眼都不能使用。同樣,在南非也是如此。
|